您的当前位置:

踏上“新长征”的回忆

踏上“新长征”的回忆



刘翰臣
  1978年3月,我任五九七农场党委书记。
  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将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农场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踏上“新长征”,作为一名党委书记,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农场的各项工作,面临着一个从指导思想到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的根本性转变,需要研究
新情况,找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
  回首这期间的工作,有几件事,至今难以忘怀。
  平反冤假错案
  初凋五九七农场,面临着肃清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流毒,批判两个“凡是”,开展“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面临着农场体制改革,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按照
经济规律办事,恢复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等诸多工作。但是我们觉得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提出全面、认真、彻底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审查和解决历史上的重
大冤假错案,是人心所望,是当务之急。
  农场的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有不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们
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农场与严酷的大自然搏斗中,坚定地执行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
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建场方针,他们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这些
同志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在这留古荒原上,开垦出万顷良田,建起一座座社会主义新村,办起
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机械化大型农业企业。他们为边疆的开发,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做出
了重大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同志,在“文革”中,有许多被冠以叛徒、特务、走资派、
国民党残渣余孽等罪名被夺权、被关押批斗,或管制判刑。使他们在精神上、肉体上、生活上
都受到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他们的亲友也被株连。
  为了把“文革”中被颠倒了的是非颠倒过来,使冤案得到昭雪,假案得到纠正,错案得到
平反,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农场党委把平反“三案”工作,列为重要大事来抓,
专门成立“三案”办公室,集中人力,抓紧清理、复查工作。到1979年4月,农场召开第五
次党代会前,共平反落实政策45件。并在第五次党代会上重申对上述错案进行平反,恢复名誉,
落实政策,还为“文革”中由于团(场)表态或派工作组错批错斗的170多名同志,和由于他
们的“问题”受到株连的同志、亲友,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而后,全场又继续深入落实各项
有关政策,到1983年12月底,全场总共平反冤假错案80件,纠正错划右派15件,纠正建国以来
历史错案4件。同时,对“文革”后期虽已解放,但并未启用,或虽已启用,但只充任副手或
帮助工作,不被信任,不予实权,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干部,大部分恢复原职或充实到各级
领导班子,或安排到关键工作岗位。特别是对于科技人员,我们充分信任,委以重任,予以实
权。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干部工人的心情舒畅,积极
性空前高涨。1979、1980年,两年连续取得空前大丰收,1979年粮豆总产63,620.5吨,经营
利润 1051.6万元,1980年粮豆总产85935吨,经营利润1372.7万元,正像场长李长吉同志说的:
人努力,天帮忙,党的政策换来了丰收粮。
  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一道去作
  1979年,是农场生产经营好年景。有些同志看到比往年多打了一些粮食,多赚了一些钱,
便产生了“到顶”思想,使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产品、利润,在1979年基础上“只进不退”的
要求受到了阻挠。怎么办?我们班子成员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疏通的方法向大家讲清如下事实;
1979年农场盈利虽然在全垦区占第三位,但其中有557万元是国家粮食提价给的。同先进农
场相比,我们有五个差距,一是红管局共5个先进场,有 4个是省级的,唯独我们场不是:二
是我们单产低,亩产才257市斤,在全垦区占第27位,而总局党委给我们的荣誉却排在第16位;
三是我们林业很落后,在全垦区属第85位;四是我们畜牧业亏损大,经营情况在全管局占倒
数第二位;五是我们经营水平低,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全场进行的反骄破满专题教
育,八十年代大有作为时代精神的大力宣传,使大家统一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找到了潜力,
看到前面标杆高,后面追兵急,必须继续努力,奋发向前,于是决定把1980年粮豆总产75000
吨的争取指标,变为必保指标。同时在全场农牧生产队,热烈开展“双三”竞赛活动(即一个
生产队争取打粮3000吨,盈利30万元以上),重点抓好能左右全场局势的三分之一生产队。这
一年全场粮豆总产达到85935吨,实现经营利润1732.7万元,超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亏损下降
26.9%,人工造林进到垦区第61位。
  198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分配问题的新规定,与1979年全场职工实得奖金之间悬殊较大,
相当一部分人抵触情绪很大,直接影响备耕生产和财务计划的落实。
  为了转好思想弯子,我们在全场算了三笔账;一是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关系账。如1979
年农场盈利1051.6万元,其中分给个人奖金265万元,个人所得占国家的33.?%,相比之下,
个人分多了,对扩大再生产不利;二是建场23年来的盈亏账。23年是12年盈利,11年亏损,盈
亏相抵到1979年底,农场欠国家1580万元。由此可见,不是国家亏我们,而是我们亏国家,不
应该再要求多分了;三是算贡献账。1979年我场对国家贡献比兄弟农场小,亩产量比许多场低,
经营利润按亩平均,兄弟场15.6元:而我们才13元,但分配却高于兄弟场,这是不光采的事。
三笔账启发了干部、工人顾全大局的思想,那些计较奖金多少的埋怨情绪,很快得到了克服,
备耕生产和其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981年麦收开始,连续40天大雨,河水倒灌,山洪怒泻,内水外水一齐成患,不仅庄稼被
淹,有些居民区也被大水围困,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农场当头一棒,眼看丰收到手的
小麦被洪水吞噬,人们忧心如焚。在重灾面前怎么办?许多同志顽强地抗洪抢收,但也有些人
悲观失望,我们因地制宜进行形势教育,稳定情绪,鼓舞士气,一是讲农场遭灾,全国仍是一
个丰收年,不会出现六十年代“瓜菜代”那样情况,请大家放心。二是讲农场虽然遭灾严重,
但不是颗粒不收,预计全场可收小麦20000多吨,大豆8000—10000吨,玉米2000—3000吨,加
上原有存粮3000多吨,总计我们握有30000多吨粮食,可以保证人有吃,畜有喂,地有种,还
可上交国家一部分粮食。
  讲清形势,及时地把家底告诉给群众,使全场干部、工人、家属放心过日子,顽强抗灾抢
收做贡献。这一年实收粮豆27800吨,上交5000吨,还上交肉类560吨,胜利度过了难关。
  为群众办实事
  农场由于资金困难,更因为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对职工生活欠账太多。比如建场二十多年,
一个近万人的总场部和一些基层单位,还没有解决一年四季露天看电影的问题;绝大多数干
部工人仍然住在建场初期的低矮、阴暗、透风、漏雨的简陋“跃进”住房里,有相当数量的已
婚青年和调转干部、工人没有房子住;全场中学校舍不足,小学教室简陋,有,的因取暖问题
解决不了被迫停课放假;有的边远分场生产队交通问题还未解决。我们感到这些实际问题不解
决,对生产建设和群众的情绪都要受到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难以维持。为此我们一方面
坚持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改善生活同发展生产两者关系的教育,鼓励大家继续发扬
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精神,用自己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建设新生活;另一方面,从领导上决心努
力采取实际步骤,再困难也出一些资金,本着先边远生产队后就近生产队,先基层后机关的顺
序,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1978年,首先对长林公路的土路面,进行加宽、加高、铺垫沙石,使长林岛人和全场梦昧
以求的沙石公路,全面竣工,真正地实现了“天堑变通途”。同年冬天,为了解决金沙河地区
拦洪、灌溉、养鱼问题,上人工1000人,汽车、拖拉机、马车100余台,会战金沙河水库。经
过两个冬春的苦战,加固大堤、修建溢洪道、泄水洞,完成土石方 41万立方米,砌石护坡32000
立方米,使废弃多年的“望天库”,终于在1980年蓄水, 1981年开始养鱼、种植水稻,造
福于五九七人民。为了解决四分场的排水出路和乌拉本德的交通问题,1980年冬,全场又调动
推土机60余台,人工800余人,会战12排干,顶风冒雪、破冰取土,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长8.5
公里的长堤,把30队和乌拉本德连接起来,从此结束了出入靠趟水的历史。1979年动工,1981
年建成3457平方米,混合结构的三层楼职工俱乐部一座,1981年建成387平方米、混合结构的
三层电视楼一座。同年还建成3134平方米、混合结构四层职高教学楼一座。为842户安装了土
暖气,为全场24个单位1778家解决了自来水。1979年至1981年,还为职工修盖砖瓦结构生活用
房66842平方米,其中职工住房42693平方米,职工居住的土草房,基本上全部得到了更新。全
场在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卫生医疗方面,也都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看到了新生活
的火花,进一步增强了安心边疆、建设好农场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过去,第五届党委这一班人,团结协作,努力开拓,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础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全面加速
五九七农场建设中,做出了一些成绩,这首先是全场各级组织领导和广大干部、工人艰苦努力
的结果,当然对于我们党委一班人,也感到心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