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营规模的发展
第三编 经济
第十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经营规模的发展
友谊农场于一九五四年冬勘测规划,一九五五年开荒建场,一九五六年基本
建成。到一九五七年,已经拥有耕地三十七万九千亩,拖拉机一百零六自然台,联
合收割机一百台,农机具千余台 (件),汽车六十辆。有五个分场,十九个农牧生产
队,二千四百二十五名职工。总人口为一万二干三百五十五人。一九五五、一九五六
两年累计生产粮豆七千三百九十五万一千斤,净缴利润二十八万三千元。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六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一九五八年集贤县部分乡,
社划归农场,耕地面积扩大到八十二万四千亩,十个分场,八十三个农牧生产队,二
万一千七百九十四名职工。人口为六万五千零七十五人。粮豆年总产量由一九五七年
的三千五百万斤提高到二亿三千三百二十五万二千斤。年经营利润由一九五七年的十
万零八千元,上升到二百二十一万五千元。
这一时期的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由于生产“大跃进”左倾错误和严重自然
灾害的影响,农场经营曾一度遭到破坏,发生经济困难。一九六一年开始纠正“左”
倾错误,迅速恢复发展了经济,农场走上了稳步发展阶段。
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七年,农场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农场政治、经济
遭到破坏。但是,头三年由于当时建场以来建立健全并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尚未
彻底破坏,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较好收成。一九六九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后,农场被
全盘否定,废弛了各项规章制度,生产秩序遭到彻底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因此,从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七年,七年中有五年亏损,两年盈利,累计亏损额达二千九百八
十九万一千元。
一九七六年粉碎“叫人帮”,后,恢复了农场建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从一九八○年至尸九八四年,整顿了企业,
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试办了家庭农场。一九八○年粮豆总产达到三亿八干九百四
十八万六千斤,上交商品粮一亿七千六百九十六万斤,经营利润一千九百零八万五千
元。
建场三十年来,农场计有二十三个年份盈利,盈利额达九千一百二十二万六千
元,七个年份亏损,亏损额达五千八百六十万二千元,盈亏相抵尚盈利三千二百六
十二万四千元。
建场三十年来,农场在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截止一
九八四年底,农场所属分场一级的单位有二十二个,农业生产队一百零八个,畜牧
专业队三个,林业队七个,独立核算的工业生产单位四十八个。全场总人口为十一
万零八百七十九人,职工四万四千九百六十八人。国家向农场累计投资二亿六千零
二十二万三干元,投资回收额一亿一千三百七十五万四千元。拥有土地面积二百七
十四万四千亩,耕地面积一百三十八万二干亩,播种面积一百二十二万九千亩。粮
豆总产量六十亿七千八百零三万斤,上交商品粮三十亿六千九百五十四万斤,商品
率为百分之五十。拖拉机一千一百零九自然台,联合收割机四百五十八台,载重汽
车二百七十四台。
附表14:(见84页—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