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场、社合并给农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第三节 场、社合并给农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一九五八年十月七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中共合江地委批准将集贤县所属
三道岗乡、七星乡、友林乡、兴隆乡四个人民公社,共二十八个生产大队并入农
场,场、社合并组成人民公社(县级联社),实行场社合一体制。
乡社并入农场,扩大了农场的经营规模,耕地面积由一九五,七年的四十万零
五千三百四十亩扩大到一九五九年的八十一万九干九百一十一亩;比大了职工队伍,
由二千三百六十名增加到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三名;农牧生产认由二十三个增加到七
十一个;农场的总人口由一万五千四百人增加到六万五千四百多人。
合并前农场耕地中有许多社队的插花地,妨碍农田统一规划治理。合并后,耕
地连片,便于统一规划整理和机械化作业。乡社原有耕地多是岗地,宜种高棵作物,
农场针对这一特点,从一九六○年起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对提高粮食总产起了重
要的作用。乡社并入农场还带进了部分社办工副业,对农场改变单一经营也起了一
定的作用。一九六○年经中共合江地委批准,将并入农场的社队,全部过渡为全民所
有制。过渡后的社队在农场的帮助下,很快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耕作制度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社队的粮豆总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营利润也有所提高,社员的
生活有所改善。以北新发屯(今二分场二队)为例,过渡后,田间机械化程度达到百
分之四十五,农业生产面貌大变,劳动生产率比过渡前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七十,生
产队年产值比过渡前增长了百分之二百二十二,亩生产成本比过渡前降低了百分之
零点二,劳动力年均收入增加了一百零五元八角一分。友谊农场并入的社队能够巩
固下来是有一定客观基础的。主要是农场原来规模较大,机械力量雄厚,加上办得
比较好,实行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女口保留了一些“小自由”;实行了评工记分,
以户计酬的按劳分配制度;加强统一的计划管理3人、财、物以及技术上给过渡队提
供了一定的帮助等。做到了生产有利,社员收入增加,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群
众满意;从农场合并社队的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资科看出,在过渡的社队中,有二
十个生产队,一九六一年比一九五八年,播种面积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八,副业收入
增长了百分之四百二十八,盈利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二十八,三年盈亏相抵,共盈利
九十二万多元,按劳力计算平均收入增长百分之四十六。粮豆总产也略有增加。
附表22:
二十个过渡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的统计资料 单位:公顷、吨、元


附表23: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农业总产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