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调整生产比例 一九六○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向全国发出《紧
急指示信》,要求立即纠正在人民公社化、生产“大跃进”中的共产风、瞎指挥、浮
夸风等。同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一九六一
年一月,农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认真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瞎指挥、浮夸风等
“左”倾错误,结合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工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调整农业生产比例,合理安排作物种植面积,以达到种植合理,比例适宜,逐年
增产的目的。农场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认真吸取了盲目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教训,
结合农场的自然条件,确定农场仍要坚持以种植小麦为主,合理种植大豆,适当扩大
玉米种植面积的原则。从一九六二年起,每年的农业生产安排都按照小麦占播种面积
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大豆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玉米百分之十五至十八左右的原则制订
生产计划。实践证明,这样的种植比例基本符合农场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从下面的
表中可以看出,农作物比例适宜,有利于粮豆总产量的提高。到一九六六年,农场粮
豆总产量突破了两亿斤。
附表24: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六年农场的农作物种植比例 (%)
附表25: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六年农场的粮豆总产量 (万斤)
调整工业发展比例,集中资金,提高现有生产水平。一九五八年以来,农场发展
了工业生产项目,使工业总产值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受“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不
适当地提出“大办”的口号,盲目地发展了一些基础差、规模过小和原料短缺的生产
项目,为此,遵循“调整”方针,从一九六二年起,农场采取了“关、停、并、转”
的办法,把原来的八十个工业生产单位,调整为四十三个。到一九六六年,农场的工
业总产值由调整前的九百八十二万元提高到一千三百二十五万元。
附表26: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六年农场工业总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块、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