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十八团前期的经营管理

第二节 十八团前期的经营管理


十八团组建之初就认为“只有把农场的反革命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管理体
制、经营方式、规章制度等彻底砸烂,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①基于这种认
识,在组织上把原农场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大部分下放劳动。对分场、生产队的领导干
部大调大换,以城市知识青年和当时的复员军人取而代之。在经营管理上,全面废除规章
制度、经济核算,必要的统计报表也被取消。于是,全团上下,曾一度生产无计划、管理
无制度、劳动无要求、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整个农场的管理形成了类似军事供给制
的状况。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八团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编制,管理费不断增加。
据统计,一九六六年管理费为二百零一万五千元,一九七○ 年上升为三百四十二万六千元,
到一九七一年高达六百一十八万五千元。一九七二年略有下降,一九七三年又上升到六百
多万元,此后一直没有降下来。

注①:引自一九六九年二月兵团生产、财务会议文件。
附表35:(见132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团对农场的批判越来越广泛。首先从批判农垦“五条”、“十六
条”开始。一九七○ 年六月二十日,十八团党委做出《彻底批判农垦“五条”、“十六条”
的决定》,否定了这两个文件的基本原则。由于批判了“五条”、“十六条”,导致了经
营管理上的混乱,超建、超支、超购、超编现象十分严重。接着砸烂了“两结合”工资制,
恢复了等级工资制,取消厂职工家庭副业。

—九六九年至一九七六年管理费支出情况 单位:千元


一、七、八、九营是由农业社过渡到农场的分场。过渡后一直实行“两结合”工资制,
对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十八团党委却把“两结合”称为“修正主义路线产物”,
断言“两结合" 与全民所有制不相适应,于是决定取消”两结合“,实行等级工资制。等
级工资制恢复后,普遍出现了出勤率低、劳动定额完不成、纪律松懈等现象。附表36:
(见133 页)

兵团成立后,对农场职工家庭自给性的副业视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温床”,一律加以
限制和取缔。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兵团做出决定,“职工自留地应予取消,由连队集体种
菜供应”,“养猪,要大力发展公养,职工私人养猪要严格限制,不准养母猪。”①这个
决定,不但给职工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加重了职工的经济负担。有些职工家庭人口多、劳
力少,生活比较困难,不得不利用工余时间,到边远闲弃地块搞点叫、开荒“,种些蔬菜、
粮食以弥补生活的不足。兵团取消职工家庭副业的决定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是有害的。

注①:引自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兵团首长办公会议文件。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几个指标的分析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