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四章 农电
第一节 概述
友谊农场的电力发展情况大体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场初期,农场建场委员会设在福利屯,农场第一自发电机是在福利屯开始发电的。
主要供给筹建办公室及苏联专家闪电,发电机容量为七千瓦。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上级有关
部门给农场调进四台S—80改装柴油机座机带动的发电机,其单台容量为五十七千瓦,柴油机
八十马力,配有三名电工。一九五五年四月又调进一台一百三十马力蒸汽机带动的七十五千伏
安发电机。全场共设五处发电站,即农场修理厂—发电站、一、二、叫、五分场各有一台五十
七千瓦发电机。一九五五年农场总发电容量三百零三千伏安,新架没的照明和部分动力低压线
路十三点三公里。同年,农场发电站成立,没主任一人,共有干部、工人十三名,全场共有电
工十八名。一九五六年调进二百马力柴油发电机一台,其发电机容量为一百五十千伏安,总场
发电站共有二台发电机,总发电容量为二百二十五千伏安,供总场及三分场全部动力及照明用
电。一九五八年,由哈尔滨电业局承装公司在农场架设了六十千伏送电线路,电源取自合江电
力网,全长五十五公里,同时又架设了六千伏配电线路六十六公里。
第二阶段:一九五八年十月,友谊变电所竣工运行,其主变容量为一千八百千伏安,由原
来的靠自发电为主,变为由国家电网供电。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八年国家在农场电力事业建设
上的投资总额达二百万元。其中包括送变电、配电、发电设备等。—九五八年十月至一九六○
年六月,农场的供用电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到一九六○年七月,国网电出现供电紧张局面,
农场又在西部地区建设一座变电所,解决一、二、十、八分场以及二机厂和科研所用电,变电
所设在兴隆(今一分场场部),变电容量为一千八百千伏安。兴隆变电所的个部设计和安装均由
农场供电所独立完成。兴隆变电所的建成,对农场西部地区的工农业生用电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一九六五年,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六千伏配电线路已达一百八十公里,低压线
路二百一十公里,用电设备容量达六千七百五十千瓦,年耗电量达八百万度,年上交电费五十
余万元。
第三阶段:由于农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电力需求量逐年增大,国网电出现了电力供应紧
张局面。特别是一九七一、一九七二两年用电高峰季节,每天都有拉闸限电现象,使农场工农
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电得不到到保障。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三年,农场的电力事业发展较慢,
原有的电业规章制度被打乱,管理体制不健全。原有的六千伏配电线路年久失修,经常出现事
故。从一九七二年起,农场农电站开始对原有木杆配电线路进行了维修。
第四阶段:一九七四年,农场在五分场三队建立一座变电所,以缓和总场农电站负荷大的
局势。这座变电所取名庆丰变电所,其,主变容量为二千千伏安,由兵团设计院负责设计,农
场农电站组织施工安装,并从总场农电站架设了一条六十千伏高压送电线路,全长九点二三公
里。一九七五年十月,变电所竣工送电。一九七八年,农电站迁入新站址(总场部西南侧),新
站址建有六百平方米的发电车间一栋,二百五十平方米办公室一栋,三百平方米修理车间一栋.
三百平方米仓库一栋,二百五十平方米木工间、宿舍及游艺室一栋,一百平方米锅炉房及汽车
库一栋。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新安装的二台发电机运行发电。至此,总场农电站共有四台发电
机,单机容量为四百六十千伏安,发电总容量为一千八百四十千伏安。一九八○年秋,总场变
电所一千八百千伏安主变严重超载,农电站将三千二百千伏安变压器投入运行,原有一千把八
百千伏安变压器停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