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政府设置

第六编 政治

第三十二章 政权设置

第一节 政府设置


一九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国务院决定设置友谊县,与友谊农场合并,实行“政企合
一”体制。友谊县行政区域即友谊农场所属区域。县政府设在友谊镇(总场部)。各分场为乡。
“政企合一”的基本形式是:农场与县合为一体,行使企业管理和地方行政管理两个权限。总
场机关既是企业指挥中枢也是县政府办事机关。
在领导体制上,县长即农场场长,副县长即农场副场长,各乡乡长即分场场长,生产队相
当于公社的大队。县政府辖九乡、一场、一镇,即团结乡(一分场)、建设乡(二分场)、东升乡
(四分场)、庆丰乡(五分场)、跃进乡(六分场)、三道岗乡(七分场)、七星乡(八分场)、友林乡
(九分场)、兴隆乡(十分场)、三分场、友谊镇(总场部)。
县政府设县人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含民政)、财政局、人事劳动局、物资局、粮食局、
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工业局、交通局、基建局、商业局(含工商行政)、
教育局、卫生局、税务局、邮政局、人民银行、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武装部
等。
友谊农场建立县制,其基本条件是:一、一九五八年全国人民公社化高潮中集贤县四乡、
六十八个自然屯,五万亲人并入农场,使农场内部的社会性增强;二、农场曾建立县级人民
公社,积累了地方行政管理经验;三、生产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需要。
农场建立县制同农场的事业发展基本相适应。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四年,社会工作得以加
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刑案件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提高。商业、文教、卫生事业迅速
发展。地方政权建设日新月异,地方财政收入年年有所增加。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四年,地方
财政总收入为七百八十六万六千九百二十六元,其中商业利润一百六十六万一千三百五十一元,
各种税收四百零四万七千二百三十四元。一九六○年至一九六四年五年地方财政总支出五百九十
六万四千六百一十元,节余一百零九万二千三百一十六元。这样不仅有利于地方建设,而且也
减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
附表131:
友谊县(场)财政收入情况 (元)


附表132:
友谊县(场)财政支出情况 (元)


附表133:
友谊县(场)主要商品销售情况 (千元)


附表134:
友谊县(场)文教事业发展情况


附表135:
友谊县(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附表136:
友谊县(场)一九六○至一九六四年政治、刑事案件发案、破案情况


附表137:
友谊县(场)建制表
友谊县(场)人民委员会


各农牧生产队和工副业生产单位及服务行业单位
附表138:
友谊县(场)历届县长、副县长名单
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
县 长 冯天益
副县长 刘 岑 宋 波 颜世良 原永铭 李成信 丁 力 马连相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六年
县 长 冯天益
副县长 颜世良 原永铭 马连相 张友三 宋俊才
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六八年
县革委会副主任 马连相
邢礼秀(县武装部政委)吕亚林(造反派)
包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