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征集
第二节 征集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年,农场共有千余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七
年,每年适龄青年应征入伍一百二十名左右。当时由于国际形势时紧时松,动员青年入伍需要
做大量的工作,因此,这一时期入伍的青年均是优秀和较进步的,素质都较好。入伍后表现良
好,入党、受奖、提干的比数不小,特别是六分场朝鲜族青年金遗华应征入伍后,于一九六○
年为扑灭牡丹江市陶瓷厂火灾英勇牺牲,被黑龙江省军区追认为“爱民模范”。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这一时期由于中美、中日建交,国际形势有所缓和,加之农场
职工子女待业,因此,征集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适龄青年踊跃应征,入伍的心情非常迫切,动
员工作比较好做。征集工作的重点是端正青年的入伍动机,教育适龄青年为保卫祖国而当兵,
去者愉快,留者安心。大部分青年参军后,经过部队的锻炼,进步很快。一九七七年一月入伍
的青年王海滨去打捞落水战士尸体时,连续战斗四十八小时后,又护送灵车,路上汽车肇事,
不幸牺牲,被部队追认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