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会
第三十五章 群团组织
第一节 工会
友谊农场工会建于一九五五年初。当时的名称是:“中国农业水利工会黑龙
江省友谊农场委员会”。张培成(原全国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为第一任工会主席。初建
时,只有十三个基层工会组织,一千四百二十五名会员。
随着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工会组织亦逐步发展起来。到一九
五七年,全场基层工会组织已达三十个,其中农业战线十七个,畜牧战线七个,工副业战
线六个,有二千三百六十名会员。一九五八年,由于四乡并入农场,大批转业官兵和山东
支边青年来农场参加建设,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工会组织也随之扩大,到一九六六年,全
场工会组织已发展为分场级工会组织十二个,生产队级工会组织一百六十五个,专职工会
干部三十四名,兼职工会干部一百六十五名,会员二千五百零二名。“文革”期间,农场
工会组织遭到彻底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场工
会组织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到一九八四年,全场共有分场级工会组织二十四个,生产队级
工会组织三百四十三个,全场共有会员三万九千零二十六名。
工会各时期的主要活动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农场工会在建场委员会和农场党工
委的领导下,根据开荒建场这一中心任务,在全场开展了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
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经过开展这一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使开荒任务得以提前和超额完成,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七日,农场工会在四分场召开评比先
进会议,经过讨论评比,四分场及该分场第六生产队分别获得开荒竞赛流动红旗。
在开荒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时,农场工会根据建场委员会的指示,在全场范围内开展
了群众性的评比劳模、先进生产者活动,并于一九五五年七月一日在兴隆镇召开农场开荒
总结授奖大会。会上表彰和奖励了十四名开荒模范、六十一名先进生产者,十个先进包车
组。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农场基本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职工家属陆续迁入农场。农场工会
根据农场党工委的指示精神,有计划地对职工家属进行了农场远景的教育;以场为家,树
立安家思想的教育,爱护国家财产、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并逐步吸收职工家属参加生
产劳动。
一九五八年以后,农场工会结合各时期的中心任务,组织了全场各条战线的职工开展
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农业生产战线开展了农业一条龙、链锁
式合同赛,工业战线开展了同工种对口对手赛。粉碎“四人帮”以后,根据新时期,新任
务的要求,农场工会在全场各行各业普遍推行了“小指标百分赛”。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
主义劳动竞赛,对农场的生产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九八○ 年以来,随着农场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企业改革形势的发展,职工代表
大会制、企业民主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工会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下,在各条
战线上普遍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发挥了职工当家做主、监督干部的重要作用。
在工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大批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从一九
五五年到一九八四年,全场共涌现出各级先进生产者一万五千一百多名,其中全国劳动模
范四名;省及总局先进生产者三十六名;农场先进生产(工作)者三千九百名。这些模范
人物,为农场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农场历任工会主席名单(见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