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朝鲜族风俗
第三十八章 朝鲜族风俗
友谊农场的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朝鲜族、蒙古族、回、满、彝,壮、僮、布
依、锡伯、赫哲等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人口居多,为一千九百二十人。朝鲜
族大部分聚居在六分场的六队、八队(大、小成富屯),他们以生产水稻为主,至今仍保
留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具有倔强、直爽、诚恳的性格,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其衣着别具一格,妇
女喜欢穿白衣白裙;男人喜欢穿白色短襟上衣,宽袖口,裤子肥大;老年男子常戴乌纱帽,
以示长者身份;年轻妇女则喜欢穿短衣长裙,颜色鲜艳,胸前扎飘带结,脚穿船型民族胶
鞋,走起路来,长裙随风飘舞,婀娜多姿。
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咸菜种类繁多,蒜辣白菜,甜润可口;自酿米酒,味道醇厚,
营养价值颇高。此外,冷面、打糕也很驰名。
朝鲜族住房多以稻草苫顶,泥巴抹墙。卧室为大火炕,炕面均用牛皮纸裱糊,涂以桐
油,光滑洁净。朝鲜族注重端午节,届时全村男女老幼齐聚,或野游,或举行运动会,以
祝一年风调雨顺。其运动会项目多种,有摔交、赛跑、跳板、荡秋千等。跳板系用长板一
块,中间垫木为轴,利用跳起落下的压力将对方弹入半空。做此游戏者多为年轻女子,她
们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跳上落下,长裙飘舞,千姿百态,趣味异常。
朝鲜族在节日中,不拘老幼,同歌同舞。但平时则长幼、夫妻之间尊卑分明。长者系
一家之主,主持家庭大事,掌管家庭大权。晚辈则遵忌引事。妇女在家庭中地位最低,承
担全部家庭劳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旧的家庭关系已被新的平等关系所代替。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劳动或交往中产生爱情,男方先到女方家向老人表达心愿,女方老
人有所表示,然后男方父母带领儿子去女方家求亲。双方见面,青年男女只可旁听,无参
议权。等双方父母商妥后,男方先向女方父母磕头,女方青年向男方父母磕头,以示亲成。
订婚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准备具有民族风俗的丰盛佳肴,带到女方家,女方邀请亲
友共饮喜酒,以示订亲。酒席间,其他人自由参加,开怀畅饮,以示祝贺。到夜幕降临,
撤下酒席,欣然起舞,尽情欢乐。
订婚后即准备结婚。朝鲜族没有要彩礼的陋习。
举行结婚典礼时,男女双方均备丰盛酒席,新郎身着礼服,率二、三名宾相套牛车去
女方家接新娘,车上铺着新被褥。到新娘家,新郎被引进一室,女方家摆上一桌酒席,给
新郎斟上三杯酒,饮后新郎方可讲话。然后新郎将佳肴各选一点,用白纸包好,带一瓶白
酒,请人送到男方父母处。接着女方又送上一碗米饭,饭里埋好三个鸡蛋,新郎吃两个,
剩一个给新娘吃,以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宾相也选点酒菜派人送给本家父母,以示同喜,但无吃蛋一节。礼仪结束后,送新娘
上车,并将赔嫁物品装上车。临行时,新郎、新娘同向女方父母叩拜告别。归回途中更饶
有风趣。赶车人故意改变方向,或进闲地或走横垄沟,任车颠簸,车上人嬉笑不已。牛车
进入男方村边,新郎全家人盛装迎接,载歌载舞,迎接新娘。男方备一小桌酒菜,给赶车
人畅饮,然后,牛车再绕村兜上一阵,方进新郎家门。新郎、新娘双双下车,步入洞房,
举行婚礼。仪式与新郎去女方家相同。仪式结束后,歌舞开始,不分老幼,随意参加,尽
情欢乐。
朝鲜族的葬礼同汉族大致相同。只是没有撒买路钱的迷信之说。
朝鲜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在
汉族地区,其风俗习惯也逐渐汉化,尤其在青年一代身上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