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焕文
笫四十二章 著名劳动模范
郝焕文
友谊农场建场三十年来,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了众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
为农场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成为全场职工、群众的榜样。
五十年代,农场初创时期,涌现出一批开荒建场的模范人物。他们用火红的青春,写
下了壮丽的篇章,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中国第一代女收割机手刘瑛、世界女工会议代表、女
拖拉机手董延兰、开荒能手赵未、劳动模范龙恩泽等。
六十年代,农场开创了“五好”群众运动,涌现出大批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模范
人物。农场党委为表彰先进,于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做出了《关于向郝焕文学习》的决定。
同年四月,又树立了十大“五好”标兵。
七十年代末,农场各条战线又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如交通战线上的节能标兵李国福
;农业战线上的好干部刘清涛;科研战线上的模范桂体仁;商业战线上的好榜样李贵等。
郝焕文郝焕文同志是全国劳动模范,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他领导的дT —54—82号机车
组,创造出了一整套拖拉机使用和技术保养的成功经验。他由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成长为
农机工程师,为农场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郝焕文领导的车组,自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五年,安全运转了二万二千九百六十六个
小时,完成作业量二十四万九千六百一十七标准亩,每标准亩平均耗油零点六七七公斤,
节约油料二万八千八百公斤,节约修理费二万一千七百八十六元,创造了九年只大修一次
的优秀成绩。一九六三年,他带领全车组总结了九年来的经验,成功地创造出了“四不”、
“四要”、“五认真”、八项措施和五项制度推广全垦区。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两年,他
出席了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和全国群英会。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一年,他和车组先
后受到国家、省、地区、农垦总局和农场四十三次奖励。他曾三次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
人的接见。郝焕文一九三一年出生在河北省坎县大韩家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失去
双亲,只读过三年小学,童年是在痛苦中度过的。解放前夕,他加入了共青团。一次,他
听区政委说,解放后,种田要使拖拉机,他觉得稀奇,盼望着这一天到来,自己能当一名
拖拉机手。
全国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了。一九五三年二月,郝焕文怀着当拖拉机手的
愿望来到了北京双桥农场工作。可他被分到了农工二班。他想,当农工也行啊,总算挨到
拖拉机的边了,迟早会开上拖拉机的。这样,他积极肯干,不怕吃苦,被评为二等模范。
不久,领导上批准了他学习开拖拉机。自此,郝焕文走上了新的征途。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双桥农场党委号召工人去北大荒建设大型谷物农场。郝焕文听到
这个消息,连夜报了名。他被批准后,怀着开发北大荒的雄心壮志,随同一批学员来到友
谊农场。在拖拉机手学习班期间,他刻苦努力,克服了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
郝焕文被分到友谊农场五分场一队,当拖拉机驾驶员。他刚接新车时,心里异常高兴,
对机车爱如珍宝,手重了怕弄坏,手轻了怕耍脾气,既高兴又担忧。偏不凑巧,四月二十
八日这天出了事故。傍晚,他和车长孙寿全工作回来,保养完机车,天就黑了。打了一天
荒火道十分疲劳,饭后,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把机车放水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一觉醒来,
天已大亮。郝焕文觉得有点冷,他急忙跑到外面,一看地上冻了一指厚的冰,他的心一惊:
“完了!”向机车跑去。一检查水箱被冻漏了。由于没有按规章制度办事,出了事故,
这件事给他触动很大,牢牢记住了这次教训。郝焕文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创造保养技术
的经验,就是从这次教训开始的。郝焕文对执行规章制度严肃认真。他经常说:“机器是
死的,人是活的,宁可多流汗,也不能让机器出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
自从发生水箱冻漏事故以后,郝焕文时刻给自己敲警钟,常用这次事故教育车组的同
志。恰巧,又是一年的四月二十八日,白天很热,郝焕文作业回来,由于天气很热不宜马
上放水,便和殷相楼保养完机车就休息了。殷相楼放心地睡觉了,郝焕文心里却记住这件
事。下半夜他觉得有点冷,怕早上冻,便推醒了殷相楼,一起去作业站。他们给机车放完
水后,不放心别的机车,一检查全队七台机车全都没放水,他们挨个给放了水。第二天早
晨起来一看,果然地上又冻了一指厚的冰,可七台机车却正常地作业去了。
一九六○ 年,郝焕文支援江苏省开荒,当时现场没有软水,有的同志主张没软水就加
硬水,但他不同意,从十八里以外的地方用船运来软水供拖拉机使用。那个坚持用硬水的
机车,不到三个月散热器就报废了,郝焕文的机车却安然无恙,开荒效率名列前茅。
郝焕文对技术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谁先进就向谁学。一九五七年他访问过дT —54
—47号拖拉机组,学习他们机器磨损轻、作业效率高的经验。为解决дT —54型机车最终
减速室防泥防水问题,他去四分场学习3 为解决田间生产组织准备工作,他去三分场向马
树森同志学习经验。一九五九年,他的机车已经完成两个大修间距,技术状态开始变坏,
活塞缸筒间隙增大,马力下降,耗油增加。正在这时,他在北京学习了广西洪河农场机车
缸筒调转九十度可以延长机车寿命的经验,他采用后,效果良好,节约了修理费,保证了
生产。他还向苏长福学习安全行车五十万公里无大修的经验和侯正元精心保养机车的措施,
还和同志们一道改革农具,促进了生产。
郝焕文为革命工作勇于吃苦。一九五九年春天,由于春旱整地困难,播完小麦已五月
上旬,一队还有七千多亩大豆没播上。郝焕文看到这样繁重的任务没完成,机车发挥不了
效率,心里非常着急。他和车组同志商量,早出晚归,增加作业效率。他带头连续作业三
整天没下机车。一九六三年春播中,他们车组的高压泵坏了,播种任务迫在眉睫,他和助
手殷相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骑车赶到总场取回备品,第二天,机车又开始作业了。
爱场如家,一心为公是郝焕文的好品质。一九六二年春,大豆还没有播种,队里放假
让职工种园田地,可他想着六号低洼塘还没有平好,他就开车把洼塘边、壕沟埂平好。秋
后为农场多收了一万斤粮食。麦收中,汽车拉粒紧张,他就把自己的毛毯、新褥单铺在地
上接粒,不让农场粮食受损失。
对待同志,团结互助是郝焕文的—贯作风。他耐心地帮助助手殷相楼学习播种技术,
到一九六四年,他培养出二十多名包车组长和驾驶员。
一九六四年,郝焕文被农场树为“五好”十大标兵之一。一九六九年三月,郝焕文的
82号机车,受到了兵团的批判,被说成是技术挂帅的黑典型。这时,郝焕文在外面执行
任务,回来后,新任车长殷相楼来到他家,告诉他8 2 号机车遭到批判的事,他对老殷说
:“别听他们那一套,我们干我们的,干社会主义不会错!”这一夜,他思绪万千,彻夜
未眠。他激动地回忆起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时的情景。周总理紧紧拉住他的手说:“知道,
知道,你是北大荒来的,好哇,要多开荒、多种地。”十几年来,他就是遵照总理的指示
这样干的,干社会主义不会错。“文革”以来,他从没有改变这个信念,坚持严格的管理
制度。粉碎“四人帮”后,郝焕文焕发了青春,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农场党委拨乱
反正,做出了《重新学习和推广郝焕文车组经验的决定》,为他恢复了名誉,同年四月初,
他被授予工人工程师的职称。四月下旬,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他去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
座谈会。五月三日,郝焕文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厅,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