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田
王希田
王希田同志,是总场汽车队修理排排长,一九四年被评为总场十大标兵之一。
曾十多次荣获总场、合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十七次受到各级党组
织的表扬和奖励。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王希田积极向应党的开发边疆的号召,随农二师转业来到友谊农
场,当汽车三驾驶员。一九六○年七月,组织上调他到修理排工作,他克服文化低的闲难,
刻苦学习,边干边学。一九六一年,汽车因缺活塞环而停车,王希田心里特别着急,就召
集大家想办法,自己动手制做。经过反复实验,终于试制出活塞和活塞环,使六台吉斯汽
车投入生产。一九六三年麦收前夕,全队行二十台依发汽车,经常因变速箱损坏而停车,
出车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动手试验改装了解放变速箱,可常
出毛病,后来他多次细心观察、试验,改装了飞轮壳,解决了使用解放变速箱常出毛病的
难题,使依发车出车率经常保持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以上。
在修理排的几年锻炼,使王希田成了一个精通修理业务的能手,他勤学苦钻,善于革
新改造,人称他是汽车的“大夫”。没有磨缸机修理发电机,他就反复琢磨,经过了十几
次的试验,终于试制了一台磨缸机,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质量,深受工人的欢迎。他
看到每次校直前桥,得四、五个人去,福利屯修理,他便决心自己制做。他利用一些废旧
零件,黑白加班工作,改制了一台压力机,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王希田一心扑在修理事业
上,工作不分早晚,啥时有任务啥时干,一九六三年六月,麦收前检修车辆时,汽车大架
子断了很多,他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蹲在锻工间和大家一起干,下料、打锤、掌钳,样样
都干。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大家干劲足,热情高,一个月铆好十八台大架子,超过正常工
作量三倍。注意节约是王希田一贯的工作作风。平时他发现零落的废卡子扔掉太可惜,就
一个个地拣在一起(共达一千多公斤),经过校直、焊接、重新车上螺丝,再当新的使用,
仅这一项就节约了一千多元。他还发现生产:队的千斤顶不够用,要买就得花一千多元,
他就自己动手用旧零件做成丝杆千斤顶,发给大家使用,受到工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