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经营规模

第四节 经营规模


随着农场建设事业的发展,全场耕地面积已由1953年的182513 亩,发展到1985年的
410915亩。
  1980年农场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经不断发展完善,到1985年全场兴办了2488个家庭农场。
其中种植业2327个,饲养业42个,林业115个,水产养殖业4个。独户2014个。年末全场工农业
总产值达3563.377元,利润227.3万元,上交利税171.4万元,人均收入464元。全场亏损单位
由1983年的23个下降到9个。
  一、农 业
  农场的农业生产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所采用的农具都是苏联的或仿造苏联的,因此必须
套搬苏联的栽培与耕作方法——大面积广种薄收。这种方法与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耕作制有
着极大差距。七十年代不断引进外来新技术,粮豆平均亩产由六十年代的171.9 斤上升到220.
8斤,比六十年代增长28.4%。1984年,农场科研站承担了64项科研项目,推广39项新技术,
促进了生产的的发展。1985年全场有32个农业生产队,有农业工人5747人。拥有履带式拖拉机
205台,轮式拖拉机163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24台,牵引式16台。粮豆总产32244吨,平均每
个农业生产工人生产粮豆5.6吨。甜菜总产11797吨。种植业总产值185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
值的52%。
  二、林 业
  建场初期,与发展牧业的同时,相应地成立了果树、苗圃、造林等生产专业。1958年开始
种植落叶松,但由于大量的开荒种地,加之对林业的认识管理不够,乱砍滥伐严重,破坏了大
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风害水灾不断发生。1964年以来,农场建立了专业林业队,开始了有计
划有步骤的造林生产。1985年全场有3个专业林业队,承包林业的家庭农场115个。全场造林69
554亩,其中用材林47198亩,农田防护林20276亩,其它林2080亩。育苗面积385亩,果园面积
2511亩,其中结果面积576亩,水果产量44800斤,还种植了590亩的黑加伦。全场林地、果园、
苗圃有155627亩,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14.43%。
  三、畜牧业
  1980年农场建立了奶粉加工厂,使农场的奶牛饲养业得到了发展。到1985年全场畜牧工人
457人。有奶牛1273头,其中户养951 头;黄牛569头,其中户养544头;猪8327头,其中户养
3092头;马74匹,其中户养32匹;细毛羊400只。其中户养191只;鸡69910只,其中户养59420
只;鹿205只;蜜蜂426箱;人工养鱼58万尾。1978 年农场上交肥猪10120头,是历史上最高一
年。1985年畜牧业承包后,扭亏为盈,产值94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7%,利润1.7万元。
  四、工 业
  农场的工业是1954年开始投资兴建的。1985年末,有固定资产原值1240.47万元,固定资
产净值957.5万元,经过32年的投资,初步建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一定生产能力的工厂。农
场有年产3600 吨机制纸的造纸厂,年加工8000立方米木材的加工厂,年产10万吨煤的煤矿,
年产15000吨面粉和500吨豆油的粮油加工厂,两个砖瓦厂(年产红砖1500万块、土瓦500万片),
有年产糕点200吨,糖果100吨、冰棍300万支的综合食品加工厂,还有水泥构件厂、修配厂、
种子加工厂、水暖设备厂。1985年集资办的轧钢厂、珍珠岩厂也相继投产,同时,农场开始
兴建日处理20吨鲜奶的乳品厂和年产5000吨啤酒的啤酒厂。
  1985年,全场工业总产值达147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经营利润238万元。此外,队
办工业、对外联营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交通运输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设备也在不断的增加。1985年全场拥有汽车102台,其中
载重汽车90台、大客车2台、小客车(北京)4台、油槽车2台、救护车1台、起重车1台、消防车2
台。此外农场还有76米长的铁路专用线,年吞吐量14000吨。
  六、农田水利
  农场位于小兴安岭余脉山脚下,西北高,东南低。东有都鲁河,西有梧桐河贯通南北。1961
年梧桐河上游山洪暴发,使半个宝泉岭遭受水灾,由此农场把建筑梧桐河防洪堤的任务作为农
场水利建设重点,并加强了其它水利设施建设。自1959年成立水利队至1985年全场有农业用排
灌机械124台/3765马力,其中包括电动机17台/1167马力,内燃机107台/2354马力。有推土机
10台,铲运机1台/75马力。梧桐河两岸修筑防洪长堤44.8公里,都鲁河防洪长堤3公里。1985
年打电机井234眼,其中深井13眼,灌溉井192 眼,改水井9眼,人畜饮水井20眼。有效灌溉面
积25000亩,实灌面积6100亩。
  七、基 建
  全场有两个建筑工程队,1985年完成26256平方米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年末,全场实有房
屋面积478840平方米,其中农业用房43153平方米,畜牧用房61997平方米,工业用房52384平
方米,商业物资部门用房12376平方米,科学研究用房951平方米,文教卫生用房18865平方米,
住宅232175平方米,其它用房56939平方米。
  八、其 它
  1985年,国营商店零售总额达383万元。在发展全民经济的同时,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迅
速发展。集体经济总产值123万元,比1984年的63.9万元增长92%;个体经济全年总产值达275.6
万元。
  此外,农场还拥有160张床位的医院一所。全院职工人数224 人,其中医务人员158人。生
产队卫生所43个,医务人员56人。
  随着农场人口的增加,文化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1985年中学由1958年的一所,发展
到四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三所。小学也由一所发展到35所(厂、队34所),有职业
高中一所。中小学教师(含职高教师)428名,中小学在校学生50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