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最多的一次转业官兵来农场 原部队带支援物资前来慰问

第二章 合江农垦局与东北农垦总局时期(1958—1968)

第一节 最多的一次转业官兵来农场 原部队带支援物资前来慰问


1958年2月16日,军委总干部部发出通知:“……经与农垦部商议,农垦部所属农场今
年可以接受六万名军队转业排、连干部,二万名班以下的工农骨干、青年知识分子学员到国营
农场参加生产建设。……农垦部还需要一部分营以上干部转业到农场分配工佑……”。
  高大钧场长亲自部署转业官兵来宝泉岭农场的接待事宜。1958 年4月14、17、18日前后三
批,从鹤岗下火车后乘汽车来农场。有16军、46军、38军、40军、重庆步校、辽宁军区等单位
的转业官兵计2,231人。
  1958年4月,预一师、预七师的转业军官将要挺进萝北。时逢去冬雪大,冰雪消融后道路
难行。高大钧接到王震部长的命令,要保证两个师的北进。农场派出修路员工,日夜抢修,短
时间把通往萝北的翻浆、洼塘路段修好,使两师人员顺利通过,所需的物资、粮油也得到了及
时的供应。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到达农场后,46军和重庆步校的转业同志,向
农场党委提出保证:来农场后服从分配,放下架子,向老职工学习。38军与46军提出倡议,愿
与老战友携手前进。房子少,住宿不便,工作无经验,生活不习惯,这是当时较为普遍的问题
。与当年开辟农场的老农垦战士、老职工所经历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广大官兵继承与发扬了
解放军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刻苦钻研、 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在没膝深的水中割草、扛
木料、搭草棚。
  在宝泉岭第三批(1952年是第一批转业,1956年是第二批转业)转业的解放军与老职工互相
学习,互相帮助,很快地熟悉与掌握了生产技术。1958年以后,农场各行业迅速发展,经营规
模迅速扩大。
  1958年5月23日,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来函祝贺转业同志,在生产战线上所取得的成
就。
  1958年8月10日,16军派人送来了给转业同志的慰问信及生产、生活、文艺用品等,支援
农场建设。
  1958年8月,38军派李副部长等来场慰问,带来支援农场物资。
  1958年10月29日,40军一行六人带来大批慰问品到全场各单位,慰问原部队参加农场生产
的同志。
  9138部队谢副军长知道鱼米河水库工地施工人多,理发员少,特地派人送来了一套崭新的
理发工具。原部队的慰问信和带来的慰问品以及支援农场物资,不但给广大的转业官兵以莫大
地鼓舞,也激发了全场职工的干劲,更进一步促进了转业官兵与老职工的团结协作,加快了农
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