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贬低农场多年管理经验

第二节 贬低农场多年管理经验


实行小农经济指挥生产
  1970年11月,中共二师十五团党委文件指出:我们团的前身是由一个警卫连和解放团成立
的,有20年历史的老农场。基础差,人员复杂。现在全团人口26764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两条路线斗争非常复杂尖锐。建团以后集中反映在对旧农场改造与反改造;夺人夺魂与反夺人
夺魂;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上。
  十五团组建后,个别现役军人以解放者、改造者、领导者自居,对原国营农场执行的经营
管理“五条”、“十六条”和宝泉岭农场建场以来以及上级领导机关逐年总结出来的,行之有
效的各业规章制度,生产作业程序等均以“修正主义”、“利润挂帅”、“技术第一”而废除
或大部分给予贬斥。提出“精神万能”,“制度无用”。原农场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财会、
文教卫生等人员,或以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历史有问题加以批判,靠边站,或下放劳动。
1969年4月9日,全团统一行动把原农场机关,直属单位的各行业干部60多名,责令到连队劳动,
并限当日全家搬完。
十五团现役军人领导者,以供给制管理的方法,以“左”的思想,不沿用科学的各项管理
制度,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上对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
等既门外汉又不重视。核算组有名无实,多数单位会统配合不好,说什么会计是后勤管的,统
计是司令部管的,有的单位核算工作在连队工作挂不上号。上述情况是基层较为普遍存在的
“症结”。
  十五团的现役军人领导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驾驭企业管理。把机务规章制度、机械化标
准作业、操作规程、以及维修保养等制度,笼统称为不突出政治,机械挂帅,取消了全场的机
务领导机构。多年的老技术人员,老技术工人给调离机务队伍,补充上城市知识青年。有些青
年不参加培训就驾驶机车,出现“无证驾驶员”,“无证包车组”。1970年仅半年就发生机车
重大事故9起,使多年配套的机械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操作不按规程去
做。当时《兵团战士报》发表一篇“小镰刀打败机械化”的文章,更加鼓动了要发挥人力作业
的积极性。千百垧玉米,除耕翻起垄外,大搞人海战术,你追我撵。刨埯、撒种、上粪、覆土、
间苗、锄草、收获等一系列生产过程,都要以人力作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