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改革农场管理体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第七节 改革农场管理体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根据中央1983、1984两个一号文件、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有关指
示,1984年10月8日,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进驻宝泉岭农场,开展兴
办职工家庭农场的试点工作。
  在管局试点工作组和农场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首先组织全场职工学习,提高认识,明
确改革是一次革命。办职工家庭农场,是国营农场以职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独立核算,自
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家庭农场是国营农场生产结构中的一个细胞,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双
层经营体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了职工
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商品效益,走上富国、富场、
富民的康庄大道。
  农场党委为动员全场职工投入这场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11月8—10日,召开了第八届
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全面地、系统地公布了六项改革规定,一项改革方案和民主选举场长。六
项改革决定即《宝泉岭农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若干规定》(另有兴办家庭林场、牧场、
农机设备转卖、住房转卖四个附件)、《宝泉岭农场工业企业放开经营的若干规定》、《宝泉
岭农场商业企业放开经营的若干规定》、《宝泉岭农场教育系统改革的有关规定》、《宝泉
岭农场卫生系统改革的有关规定》、《关于实行场长负责制的规定》和《宝泉岭农场机构改
革方案》。在职代会讨论中,针对兴办家庭农场土地等级问题、农机具转卖问题、生产、生
活用房转卖问题等都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农场决定把全场土地分为六个类型,收缴土地
使用费。对全场各种农具和设备的转卖以质定价,总售价不低于净值。职工住房以优惠价格
出售,总售价不低于净值的一半。职代会对工业、商业、教育、卫生的改革规定也都展开了
热烈的讨论。
  为适应办家庭农场的需要,职代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预选的基础上,选举了场长。由
当选的场长提名组阁成立新的场领导班子,确立场机关的组织机构,副职人员均由正职提名选
聘。生产队、工厂、公司的副职干部都由队长、厂长、经理组阁,报场审批。民主选举场长,
实行场长负责制,层层由主管领导组阁,选聘基层干部,这是农场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宝泉
岭农场1952年5月实行的是场长负责制;又有很短的时间在1955年采用苏联管理企业的“一长
制”;1956年起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兵团时期是党委领导下首长负责制。这次
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改革农场的管理体制,推行场长负责制,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建场
初期的场长负责制,而是为适应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搞活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决定的。
  职代会胜利闭幕后,、党委继续在第六生产队搞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试点工作。党委宣传
部在该队抓试点工作,深入到职工家庭,调查职工的经济情况、人员素质、技术力量。了解该
队的基础,土地条件、动力情况、建筑设备、房屋住宅、公共福利、家属子女、教育科技等诸
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然后把从建队到改革前30多年来,农业生产、职工生活,相对的曲折、徘
徊、增长的原因,深入挖掘,找根据,反复阐明道理。只有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兴办职工家庭
农场,才能打破“大锅饭”,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只有生产多,商品多,经济效益高,农
场才能富起来,职工也就富起来了。在六队取得经验之后逐步向全场推广,职工思想上有了认
识,办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经多次的反复和调整,到年末统计1985年全场兴办了2488个职工
家庭农场,其中单户是2014个。在2488个家庭农场中种植业2327个;饲养业42个,林业115个,
水产养植业4个。全场共有履带式拖拉机205台、轮式拖拉机163台、联合收割机140台,场下
达播种任务420,000亩,因春涝和家庭农场初组成时,在作业中存在各方面不协调等问题,播
种373,273亩。1985年是多灾年景,生产粮豆32,244,屯,平均亩产182斤。
  兴办家庭农场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自购、自养奶牛户
有显著的增加,全场养奶牛1273头,比1984年增长80%。第六生产队148户职工,有78户养奶
牛,最多一户养8头奶牛。猪、禽、羊等饲养也有大幅度回升。由种植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个
人购买汽车14台,拖拉机23台,胶轮车50台,收割机1台。水稻面积扩大,全场达到3222亩,
比1984年增加28%。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已达1291人。个体工商户174户。工业企业实行放
开经营以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做到了调整。老厂出现了新产品,在市场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1985年实现了工业产值1477万元(包括场、队、集体)比1984年的1276.47)元增长15.7%,
占工农业总产值41.45%,工业利润2,018,000元,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造纸厂自备电站,
当年投产,当年收效。凸版纸,卫生纸保持部优、省优的光荣称号。
  为扩大经营项目,横向流通,多方开发,增加就业人员,实行了场办、队办、集体办的方
法,多方集资办厂,充分利用农场资源和产品再生产的优势,在1985年奶粉厂、食品厂蛋白车
间、饮料车间、纸厂胶印车间、小型轧钢厂已投入生产。黑加伦果酒厂、啤酒厂完成了第一期
工程。1985年农场经营利润2,273,000元。
  农场为做好兴办家庭农场中的思想工作,走遍千家万户,说尽万语千言。职工的主要思想
情绪,概括起来是家庭农场能否有发展前途;政策会不会变;家庭农场到底有没有优越性等。
在干部中因为缺乏理论指导,对于兴办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技术效益、劳动效益的结合也存
在一些模糊观念。因此家庭农场的劳力组合、机具配套、横向协作都是探索着干。职工对机器
占有后,有的是爱护,有的采取经济短期行为。有的想借机捞一把,有的不听招呼。至于对农
田建设,低产田的改造,房屋设备维修更是缺少长久的考虑。对家庭农场的内部管理制度,技
术管理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家庭农场购买农机具,所需用的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
基本上是由农场垫付。由于自然灾害使一些家庭农场挂帐,有的家庭农场私自处理大宗农产
品,费用交不上来,又造成一部分家庭农场假挂帐。同时出现一切向钱看、占公家便宜、无组
织无纪律,甚至无视党纪国法、盗窃公共财物的现象。
  兴办家庭农场的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主要是
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中形成的真空造成的。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场党委坚
决刹住了倒卖粮食之风,堵塞有隙可乘的漏洞。根据农场改革后出现的问题,进入了冬季整党,
加强了党的建设,为改革创造了一个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些集资创办新项目的工厂,如啤酒厂,先盖厂房,后打井。大
理石厂、珍珠岩厂和与山东日1照县合营的罐头厂,由于缺乏综合的细致考察,缺乏经验,致
使有的企业刚上马就下马,有的企业上马后存在许多问题,资金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