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会统队伍

第二节 会统队伍


1951年冬,解放一团为培养企业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从解放军中抽出宋纯一、齐英林、
李儒新、张广熙、马德厚、张庆、张艳鹏、张继清(女)、张雪莹(女)、张鲁耶(女)103同志,
到东北人民政府荣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统计班学习。随后又陆续派出一些同志去军区和省里开
设的技术干部学校学习,学习计划、统计、会计和经营管理。
  1952年转为农场实行企业管理后,必须开展经济核算工作,原供给科的同志已满足不了农
场经济核算工作的需要,于是农场又选拔出一批转业军人送出去进行专业培训。从1953年以后
国家陆续分配来中专毕业生30多人(如赵仁荣、徐仁超等),农场又自培了一批专业管理人员。
这些同志在农场经济核算中都成了骨干力量,在几十年的经济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各项
核算工作,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正规走上了正规的道路,创造了很多的先进经验。如机车划
线保养法,康拜因作业干线卸粮和粮仓划线计量法,以及土地面积简易测量法,还有各种核算
办法,设计各种帐、表。其中棋盘式总帐,曾推广到各个农场,因而使核算工作做到了数字准
,情况明,分析反映及时,在各项生产工作中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文化大革命”计
划财务工作受到了冲击破坏。1978年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返城,多数单位会计、统计无人顶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农场的建设事业需要
大批的财会人员,除在此前后归队的一些老同志外,又在场内挑选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参加短
期学习,充实到各工作岗位。
  1980年后分批参加总局、管局举办的会计、统计轮训班的46人。脱产到农机校职工中专学
习的30人,八一农大会计函授2人,辽财统计函授6人,脱产电大学习2A,每年农场都搞业务学
习班或以会代训等业务学习,从而提高了会计、统计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1982年农场经省农场总局和管局考试、考核,被授予各种技术职称的共108人,其中会计
师6人,统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19人,助理统计师7人,会计员48人,统计员22人。
  1984年体制改革前,全场核算单位74个,在岗的会计、统计、出纳共有218人,其中按学
历分组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