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邮政管理电
第三节 邮政管理电
部队转为农场后,为保证与场外的通信联系,鹤岗市邮电局派人于1952年10月在场部利用
农场一间草房建起了宝泉岭邮电所,设邮递员1人。业务归鹤岗市邮电局领导,行政归农场办
公室管理。各种邮件由农场汽车来回捎带。办理业务有汇兑、收寄信件、邮寄包裹和出售信封
邮票等,业务量不大。
1956年邮电所改为邮电支局,业务仍属鹤岗市邮电局领导。工作人员共4人,赵荣任局长。
1957年增设了人工电报机,配有报务员1人。
1958年邮电支局归萝北县邮电局领导。随着农场人员大量增加,支局业务量也逐渐增大。
1959年支局工作人员共8人,孙余勤任局长,一直延续到1969 年。这期间往来的邮件由鹤
岗市邮电局邮车运送。主要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收发电报、报刊杂志发行、国际邮件等。
在六十年代初期支局做到“到局如到家,小包裹送到家、汇款送到家、邮票信封卖到家”,投
递员随时随地做收订报刊工作。
1970—1975年王锡茂任局长,工作人员26人。支局根据上山下乡青年通信多的情况,在十
五团(兵团时期)的1连、8连、20连建立邮电所,每个所设3—5人,负责各片连队信件的邮递工
作。1971年由萝北县邮电局投资,新盖局舍330平米。支局7个投递员分6个投递段,担负十五
团和二师等单位的投递工作。1975年后知识青年开始返城,业务量减少,邮电所相继撤销。
1976—1985年局长王锡茂,1983—1985年副局长刘维礼,发行员1人、报务员5人、机要员
1人、封发员2人、投递员2人、话务员3人、营业员5人、锅炉工1人、业务检查员1人。工作人
员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度。电报由人工打点变为机械电传。支局投递范围为宝泉岭地区管局
直属各单位。为了方便群众邮信,除支局设邮箱外,还在农场的8队、9队、10队、1队、4队、
21队、20队、16队、15队、14队及管理局、农机校、糖厂、建筑公司、党校、管局医院设立了
邮箱。各种信件报刊和汇单等由支局投递员分发各单位,各单位收发员负责领取传递。报刊收
订,1975年以前1,000多份册,收款2万多元,1975—1980年2,000多份册,收款4万多元,1985
年期发数24,800份册,收款133,184.73元。
1984年支局荣获省邮电管理局“标准邮电支局”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