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宣传教育工作
第六节 宣传教育工作
从1950年解放一团建场到1985年的宝泉岭农场,党委宣传机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指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但在各个不同
的历史时期,按照上级的指示,又有着不同的中心内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35年来,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解放一团建场时期;转场后到“文化
大革命”时期;二师十五团时期;恢复农场时期。
一、解放一团建场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建场时期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根据党中央、军委的政策,团党委对全团学员进行了劳动
光荣教育,转变政治身份教育,农场五年规划教育,抗美援朝教育,志愿军英模教育,以提高
学员的觉悟,发挥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解放一团的干部、战士中,开展党内评模、党外立功的教育。
1951年冬,在指战员中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宣传教育,惩
治了个别贪污分子,教育了广大工作人员。在学员中进行“冬整”学习和遣返学员的教育。
二、转场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1952年5月部队转为农场后,根据场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要在全场职工中宣传顾全
大局、扎根边疆,学会经营管理。宣传反对供给制思想,建立企业经营核算思想。以《经济建
设常识读本》为主要学习材料,在全场职工中组织学习。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之后,以支部为
单位进行测验。在农场油印小报和广播上公布学习成绩。
1953年10月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条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
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4年党委办公室以《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
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
内容,组织党的宣传员到各单位宣传。国家公布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党委主办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图片画刊及宣传资料的展览会,1954年党委成立了党的宣传员组织。全场有
106名宣传员,15个通讯组,93名通讯员;广播站下设7个分站、27名收听员。还对全场职工进
行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党委首先对党的宣传员进行重点辅导,然后到
各单位(包括家属)进行宣传教育。1956年9月15日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全场又掀起了学
习党的“八大”文件的热潮。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党委宣传部用各种不同的形
式宣传这次整风运动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为内容的一次普遍的、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党委宣传部还根据党中央关于1957年开展
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精神在全场组织了广泛宣传,并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每个单位制定了增
产节约计划,减少行政管理费用,大力克服了铺张浪费现象。
1958年初在全场开展反右斗争,召开反右斗争广播大会。反右斗争运动后,又宣传“大跃
进”、“反右倾”的运动。由于“大跃进”、“共产风”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农场生产和职工的生活,也同样
遭受了困难。全场职工的口粮低标准时期,宣传粗粮细做,蔬菜类副食代替主食。
1961—1962年,宣传部根据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
行宣传。1963年农场生产获得了大好的形势,1963—1964年,宣传部向全场发出了《关于学习
雷锋、宋恩珍和邓婉荣(农场女工)三个事迹的通知》。广泛利用一部二报三网的宣传工具(俱
乐部、黑板报、墙报、广播网、通讯网、读报网),结合创“五好”生产队和“五好”运动开
展宣传工作。1964 年宣传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
十条),《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组织宣讲。
从此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更加深入人心了。1965年又深入宣传学习
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与此同时组
织职工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人
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五篇毛主席著作,并逐步形成了风气。各单位开
始培养典型,树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人物。
“文化大革命”初起阶段,党委宣传部以宣传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为主,首先在场直中、小学校,
然后由场部地区逐步向全场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三、二师十五团的宣传教育工作
1969年2月成立二师十五团,在十五团党委领导下的宣传股,宣传政治建军,批判唯生产
力论,突出人的因素第一,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在生产中宣传农
业学大寨赶涝洲,学习小靳庄,工业学大庆;在形式上搞红海洋语录歌,天天读、样板戏、大
批判。
在兵团后期宣传粮食上《纲要》、“过黄河”,大兴水利会战等。1176年10月6日,罪
孽深重擢发难数的“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一举被党和人民粉碎了。十五
团接到通知后,全团各单位积极行动举行集会游行。这是顺应党心民心的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四、恢复宝泉岭农场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1976年12月,恢复宝泉岭农场后,宣传教育工作,在场党委的领导下,抓揭批林彪、
“四人帮”罪恶活动分为三个战役进行。第一战役揭批林彪、“四人帮”“三搞一篡”(搞修
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罪行;第二战役揭批林彪、“四人
帮”反革命罪恶历史;第三战役揭批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各党支部还利用黑板报、墙报、漫画、文艺节目等宣传方式剥去“四人帮”的画皮,通过有
步骤的批判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林彪、“四人帮”在政治上的危害、流毒,和打着红旗
搞反革命两面派的嘴脸,全场职工家属群情振奋,人心大快。
党委宣传部还根据管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场职工中开展批判“两个凡是”(凡是毛主
席作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的错误方针。大
力反对个人崇拜,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党的优良作风。通过宣传学习,职工群众认识到
“两个凡是”割裂歪曲和损害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同时,正确宣传邓小平1977年4月14日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的:“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
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它为彻底批判林彪、江青反革
命集团,为肃清“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倾错误的流毒和影响,为把党的路线重新转移
到马克思主义轨道,准备了思想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农场党委向全场职工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了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伟大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若干重大问题。它结束了1976年10月以
来党的工作处在徘徊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宣传部还根据农场党委的指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宣传教育。
1982年,党委组织宣讲员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八个部分,在全
场职工中进行宣讲。使全场职工理解建国以来32年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系列重大
历史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以及这些事件所以产生的主观因素和社
会原因,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在报刊发表以后,农场利用多
种形式进行了宣传。使全场职工群众理解“六五”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
轨道,是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是鼓舞人民开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蓝图。
1984年以来党委进一步贯彻党与上级的指示,、在管局体改工作组的领导下,宣传以兴办
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党委宣传部一方面抓宣传工作,宣传[1984]
1号文件,[1985]号文件;一方面在重点的生产队试行蹲点,宣传农场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服
务型转变的经验。宣传农场向多种经营发展的经验,宣传兴办家庭农场,经济承包和联产承包
的经验。宣传农机转让,土地划分的经验。宣传在分配环节上,从金局出发,反对一切向钱看。
宣传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等。宣传在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中,精神文明建
设先进单位的事迹。总结第六、第十一生产队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经验,总结以家庭农场为主的
多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验。
“六五”期间,党委宣传部还加强了对外通讯报导工作,其中《农垦报》上稿257篇,地
区级报刊上稿71篇,省级报刊上稿57篇,国家级报刊上稿4篇,省、地广播电台上稿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