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会工作 宝泉岭农场工会在领导与组织全场的广大职工、家属贯彻全国总工会以生产为中心,生
产、教育、生活三位一体的工运路线和上级工会指示,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在我场职工、家属中有一定的基础和威望。
30余年来,工会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52—1958年,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全面开创工会工作
1952年5月1日,解放一团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转为国营宝泉岭机械农场命名典礼大
会隆重举行。上午10时,在金字塔型的总俱乐部门前。升起五星红旗,锣鼓喧天,礼炮轰鸣,
万头攒动,王世英在大会上说:“从今天起解放团已成为历史上的名字了,永远不存在了,部
队改为农场,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企业走上民主,走群众路线。要成立工会,执行工会条例”。
石坚说:工会要把全场员工组织起来,加强共产主义教育。
1952年10月1日,在全场职工的大会上,宣布成立工会筹备委员会,任务是:(一)在职工
中进行工会章程教育。(二)建立基层工会组织。(三)发展工会会员。
经过在全场进行工会章程教育后,先在机关中发展了少数会员,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又逐
步在少数生产单位开展工会会员发展工作。
1953年3月12日,在场部小礼堂举行宝泉岭农场工会基层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农场基
层委员会隶属鹤岗市工会联合会领导。委员会内有组织委员,负责发展会员及组织会员工作;
生产委员组织生产竞赛,保证生产计划的实施;文教委员负责教育宣传及文化娱乐等工作;福
利委员负责职工生活及福利工作;妇女委员负责组织女职工、家属工作。还设有财经审查委员
会,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前者检查全场工会经济开支,监督工会经费的使用,后者负责全场合
理化建议的交流,推广先进生产经验,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年在各个作业区,场部
直属机关单位,工程大队、作业科、经理科设工会分会。有的分会主席是由场党委和场工会任
命的专职分会主席。各个分会也设组织、生产、文教、福利委员和分会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生
产队一级组织成立工会小组(当年发展会员要求条件很严,被吸收的会员,还要考验一段时间),
设生产干事,文教干事及福利干事,开展工会工作。
六月前后,各作业区、场部机关直属科室、工程大队、作业科、经理科等单位都相继成立
了工会分会。工会会员许多是吸收了转变政治身份的场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是一生当中的一
个飞跃。政治身份的改变,使其心情格外愉快。特别是被分配担任工会工作的,工作热情高,
愿为工会多做工作。如工程大队当时所属的基建道路桥梁工地,在场部小礼堂成立工会分会那
天,召开了隆重而热烈的庆祝大会。会上还演出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1953年场工会各级工会组织,学习“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针对个别职工自私自利,
骑马找马、这山望那山高,捏造一大套理由请假回家或跳场(厂),还有的比工薪分比等级怕艰
苦、图享受,工作越轻越好的思想。场工会开展了巩固劳动纪律教育,扭转了劳动纪律松弛的
现象。
1954年麦收,场工会加强了全场的劳动竞赛工作的领导,建立了三级竞赛组织,即:作业
区竞赛分会,由支书和分会主席主持评比工作;生产队竞赛工作组,由队长和分会生产委员主
持评比工作;包车组竞赛小组,由工会小组长包车组长主持评比工作。
是年全场的生产竞赛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955年,农场工会归黑龙江省农业水利工会领导时,为了加强生产单位的工会领导工作,
各作业区由场派去专职分会主席。春耕季节省农业水利72会副主席赵喜林和一名干事在福禄屯
作业区蹲点,总结与帮助该作业区的工会工作。重点推广福禄屯作业区工会分会,生产队和工
会小组开展生产竞赛的经验。
工会主要工作是发动职工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由下至上掀起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生产大竞
赛。开展竞赛的办法,生产队长按旬或半月制定出生产计划(亦称阶段性生产计划)交给分会主
席,分会主席召开职工会员大会,号召职工会员以主人翁态度讨论生产计划。在小组讨论时,
对各项工作如何完成和超额完成都订出具体措施。讨论时象开诸葛亮会一样,挖潜力、找窍门、
提合理化建议,订出具体措施,这些都由工会小组长记录下来,以便总结。各工会小组把讨论
后订出的完成与超额完成计划和具体措施写好后,由分会生产委员,文教委员汇总,然后贴在
宣传栏内。涉及到行政领导的问题,由工会分会协助行政加以解决。各工会小组根据旬计划开
展竞赛,做到时时赛、处处赛、事事赛、人人赛,适时召开生产会议,及时公布成绩。文教委
员宣传先进经验,对竞赛优胜单位和个
人给予政治和物资奖励。为保证工会小组正常的活动时间,规定每周星期四晚上为工会活
动日。
附:落实阶段生产竞赛表
落实阶段生产竞赛表
工会每年组织全场职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1953年是首届全场职工田径运动大会。全场性
的生产告一阶段,组织球赛,夏季跳集体舞,冬季溜冰。业余剧团不脱产演员30余人,他们在
业余时间排练节目,除小型节目外,还演大型话剧、京剧等。工会这一阶段领导的电影放映队,
仅有一台部队时期用的电影放映机。到1958年底,有一台大机和两台小型放映机。总场和分场
每周能看电影1—2次,较远的生产队每半月也可看上一次电影。
场工会还主办《生产战线》报和有线广播站,对生产大忙季节的生产任务通过全场广播大
会进行宣传。工会还负责托儿所、小学校、图书馆等行政管理工作。
1957年、1958年农场耕地面积扩大,农场组织机构增加,成立了分场,每个分场都有专职
的工会分会主席,进一步健全了工会领导工作。
1958年5月24—26日,黑龙江省农业工会在高、袁主席领导下,于宝泉岭农场召开了推广
庆华、建华两厂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管理业务的三大经验的大会,有41个
农场的工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后,农场工会发动职工试行,逐步引导工人参加生产管理。如在机车工会小组内实行
设油料保管,工具(零件)保管,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纪律检查,核算检查等六大员(有的联
合包车组设七大员)。通过工会召开生产会议,根据六大员的职权,开展评比竞赛。
二、1958年—1960年,在批判“工团主义"、“经济主义”之后工会组织逐步消亡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提出以后,以‘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
严重地泛滥开来”(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斥工会为“工团主义”、
“经济主义”。在工会消亡风的影响下,宝泉岭农场工会干部进行了调整,多年来一直担任工
会领导工作的赵大同,被调到宝泉岭农业大学做建校工作,工会成为宣传部属管的一个部门。
分场的工会专职干部也改做其它工作,工会日常工作由党支部分工兼管。农场工会办公人员
只有劳保干事处理一般工作。连按月收缴的会员会费的工作也都停止了,一直到1962年。
三、 1962年—1966年工会组织恢复壮大
1962年根据合江农垦总局党委的指示,恢复工会工作,并指令工会主席由相当于副场级的
干部担任。
由于农场工会工作有过完整的组织体系,有保存完好的资料,恢复工会工作有良好的基础。
工会章程、工会小组长职责等都有印好的小册子,工会工作虽经中断,但老底子没有废,同
时工会会员渴望工会组织各项活动。特别是1958年转复军人来场。解放军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强、
作风好,党一号召立即响应。来自农村的各地支边青年,也感到加入工会是件光荣的事情,
所以1962年以后,场工会工作很快就恢复起来了。工会主席苗贡久,副主席汤华臣。各分场都
派有专职工会干部,妇联工作不单独成立组织,隶属工会领导,在场工会内设有女工委员。党
委又抽调转业干部中政治工作能力较强,并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充实场工会工作,所以恢复工作
进展迅速,贯彻上级工会的指示坚决,使工会起到了党教育群众、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和共产
主义大学校的作用。场工会按年、月提出工作计划下达到分会,分会按月召开汇报总结会,正
常贯彻“三会一课”的规定(即分会工会会、小组会、会员大会,一课是工会知识课)。场工会
冬季组织会员干部学习班,各级工会按时召开会员大会,采用这个形式抓企业的民主管理。在
历届职代会上,职工、会员在全场内提出大量提案交工会汇总,取得行政支持,予以解决,并
在一定会议上向全场公布。工会不断开展生产竞赛,搞好宣传鼓动,为多、快、好、省地完成
和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会以文化宫为中心开展多样文化、文娱
活动,场文艺宣传队农忙季节演出到地头。上山伐木,演员们挑担,背行李上林场演出。过年
过节还演出大型话剧、歌剧。历年来春节都有秧歌队、高跷队上街巡回演出。全场每年开田径
运动大会。有的运动员坚持常年长跑锻炼,经鹤岗市选入参加省运动大会;篮、排球赛时间,
场长高大钧也上场参加打球,指挥全场职工唱歌。工会给各生产队都发一付铁制篮球架。图书
馆工作除场部地区按时开放外还增设了图书箱,轮流送到各生产队借阅。各生产单位工会小组,
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组织讲革命故事。场工会举办生产队故事员训练班,聘请了
佳木斯说唱团的两名同志来场辅导讲革命故事的技巧。电影放映队深入生产队,使分场和生产
队每周能看上一场电影。场文化宫放映新片后,还组织座谈写观后感,征稿刊登在宣传栏内。
场部地区有一百户职工住房有实际困难,1956年由工会福利基金支出部分款额,把总俱乐
部改建为44户住宅,又盖60户简易的家属住宅。各分场都办互助储金会,有的单位互助储金集
资六、七百元,解决了职工生活上的困难。
在组织家属妇女工作方面,丁玲同志在工会帮助工作,她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以党和国
家的利益为重,做家属工作,教文化、排节目、做好事、扫街道、办黑板报。场部家属第六委
成为萝北县的典型单位。
1965年,全场各生产队的副政治指导员,重点抓工会工作,定期召开工会小组及生产会议,
工会的组织生活能正常进行,随时根据职工的申请批准加入工会组织。到年末,全场职工5,027
人,其中女职工751人。会员3,710人,其中女会员326人,会员占职工总数的73.8%,全场工
会小组408个。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被斥为“全民工会”、“福利工会”、“黑帮会”,
工会活动被迫停止。1968年到1976年兵团时期,十五团不设工会组织。
四、 1979年3月,工会重新组建,全面改革,一切从头做起
1979年贯彻全总工会“九大”精神,明确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新时期工会工作
的总方针。3月恢复宝泉岭农场工会组织。在管局工会和农场党委的领导下,全面健全各级工
会组织,加强工会干部的配备,调回了原有的工会干部。又在会员、职工中进行《工会章程》
的教育。澄清“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工会的过左批判。对“文化大革命”前宝泉岭农场的工会
工作,工会积极分子的作用给予肯定。
各生产单位选举出了兼职工会委员,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工会抓生产责任制,开展劳动竞赛,年终奖励了先进集体
与个人。
对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由基层分会报请场工会发给救济金,包括劳保工资。八十年代农
场每年都支出15—17万元。
场工会为活跃职工生活,积极组织文体活动,有20余人的专业文工团,经常演出音乐、歌
曲、舞蹈、曲艺等节目。1979年以来邀请场外10余个剧组在场部及部分连队演出60余场。电影
放映队在全场巡回放映三千余场次。全场有图书室29个;场工会图书室藏书12,000余册,有
6,000多名阅户,阅览室每天都有60—80人次阅览。篮球、排球、乒乓球,除组织全场比赛外,
还参加管局、总局比赛,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三室两场”也普遍建立起来。
工会还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大型的文艺演出和汇演,多次在管局和总局评比中获奖,群众体
育活动工作重点是篮球和乒乓球比赛,在管局范围内农场都获得较好的成绩,场部图书室、阅
览室,生产队的“工人之家”已成为职工业余学习政治、文化的阵地。
工会的组织工作,重新整理了原有的会员档案,登记新老会员,发展了工会组织,到1985
年全场职工11,150人,其中女职工4,632 人,会员9,800人,其中女会员4,311人,会员占
职工总数87.6%。工会小组717个,工会积极分子1,0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