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砖瓦生产 一、一砖厂
1986年,宝泉岭农场一砖厂由东山24门轮窑和东山南联合点瓦厂、18门轮窑组成。李绍清
任厂长。当年生产红砖1 209万块,红瓦61万片。
1987年联合点瓦厂停产,主要是土质不适合红瓦生产,成品率底,成本高。
1988年尹景森任厂长。1989年联合点18门轮窑停产,主要是没有土源,人员和设备并入东
山砖厂,联合点砖、瓦厂解体。当年农场投资 6万元对东山砖厂的上土器进行了改造,把原皮
代式上土器改造成链扒式上土器。1990年为提高红砖的产品质量,农场投资一半,企业自筹一
半,共投资2万元,对砖机进行改造,在砖机前新增加土的搅合机,提高土的接合能力。
1991年一砖厂扩大了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过对砖机改造和场地扩大配套设施的建设,
把原年生产能力 500~600万块红砖,提高到年生产红砖1 200万块的生产能力。1986~1993年
农场对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企业隶属农场管理。1994年农场对企业实行全员租赁经营,
企业隶属工业委员会管辖。
1995年一砖厂的“人、财、物”隶属工贸企业(集团)总公司管辖。1996年初尹景森厂长在
企业内部退养,张成文任厂长。5月轮窑点窑, 因当天风力过大,把火抽出,引起架棚起火,
烧毁了33栋架棚。1998年 2月28日农场对一砖厂进行转制工作,实行先卖后股方案,作价50万
元,没有人竞标,后经过议标,吴凤美以37.5万元的价格,把一砖厂全部买下。农场以安置职
工70%,即66人,夫妻保1人上岗的条件,对购买方享受出售价50万元的下浮比例 25%优惠。企
业转制后,性质变为民营生产经营,企业名称变更为宝泉岭宝泉砖厂,进入非国有工业经济。
一砖厂单位营业执照注销,企业解体。
二、二砖厂
宝泉岭农场二砖厂是1983年在鹤北镇区 0.5公里处建厂,生产的红砖主要以供给鹤北林业
局的基本建设和维修用砖,只有少部分销往场内。
1986年杨万林任厂长,同年 6月宫文军任厂长。当年对砖机进行改造。1987年刘树文任厂
长,曲延晨任书记。当年企业对上土进行了改造,由原人力上土,改成由三台铲运机上土。同
时对配套设施和场地进行了建设。经过两年的改造和建设,把年生产红砖 600万块的能力,提
高到年生产红砖1 200万块生产能力。
1988年曲延晨任厂长,刘树文任副厂长。1989年11月份,曲延晨调出,刘树文任厂长。1992
年二砖厂自筹资金对办公室进行了维修,同年新建三个车门的车库一栋和新建办公室围墙等基
本建设。1986~1993年农场对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企业隶属农场管理。1994年农场对
企业实行全员租赁经营,企业隶属工业委员会管理。1995年二砖厂的“人、财、物”隶属工贸
企业(集团)总公司管辖。
1995年8月二砖厂因资金短缺和制砖用土资源枯竭等原因,二砖厂停产。1996年2月份,二
砖厂合并到多种经营公司,隶属多种经营公司管理。
一砖厂历年生产经营状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41 单位:万元 万块
二砖厂历年生产经营状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42 单位:万元 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