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扶贫解困
第三节 扶贫解困
为了帮助生活困难的职工渡过难关,农场工会对贫困职工每年从生活上、物资上、精神上
都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帮助。自1986年以来,累计为全场困难户发放生活补助费近40万元。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以及总局、分局党委扶贫要求,
全场经过实施“9533”、“9522”两轮职工扶贫工程。使一大批贫困职工脱贫致富,促进了农
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多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发放扶贫贷款54万元,根据上级要求农场配
备扶贫资金(包括以物代资)累计83万元。
农场工会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了“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加大了扶贫工作
力度,深受广大职工的拥护,经过全场广大干部贫困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场有84户贫困职工家
庭脱贫。虽然农场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农场近年来遭受了各种严重的自
然灾害,部分农作物歉收,粮食市场价格下跌及下岗职工增加等多种原因,部分贫困户没有按
计划脱贫,一些已脱贫的贫困户又返贫,并产生了一些新的贫困户。为了确实帮助贫困户脱贫,
农场把扶贫解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机
关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和场直单位、生产队主要领导和工会主席每人和贫困户结对子,共结扶贫
对子 130个,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帮扶措施及脱贫计划。农场场长岳财岭
和一队贫困职工刘志一结成对子,岳场长帮助他借资金跑贷款买了两头奶牛,经过多年的努力,
刘志一2000年拥有奶牛8头,每年盈利6万元,成为全场养奶牛脱贫致富的典型。被黑龙江省农
垦总局评为“9522”脱贫致富标兵。
在开展“一帮一”扶贫结对子活动中还存在个别党员干部仍停留在嘴上扶贫,不深入到贫
困户家中帮助解决问题,有的只说不干,扶贫工作发展还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