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营管理 1977年至1981年连续五年亏损31.2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甜菜种子的试验连续
三年失败,总损失约12万多元;二是1979年和1980年两年人多地少,耕地被管局只调地,不调
人,同时厂里对多余的劳动力也没能及时地给予调出,造成半年多的时间里有人无活于,人闲
着还得照发工资;三是从建站到1981年,五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大锅饭”的经营管理,劳动无
定额、大帮哄、干好干赖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出工不出力,大家一样的照发工资。这就
是造成五年连续亏损的三个主要原因。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虽然对多年来形成,的僵化的管
理模式已有所觉察和认识,但是在还没有实行农村经济改革的情况下,人们是不可能提出责任
田、土地承包和办家庭农场的。于是种子站在新提任站长王喜春和党支部书记高光临的主持下,
于1982年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不论什么活计,都制定了劳动定额,基本上扭转了
过去那种出工不出力、大帮哄、跟着混的现象,由此提高了劳动效率,年终决算盈利了285.11
元。虽然盈利额不大,但这却是建站六年来的第一个盈利年。
1983年实行了专业承包的经营管理办法,其具体方法是:首先是厂下达承包任务,这年厂
下达的财务计划指标是收支平衡。站对厂具体有四包:一包财务收支平衡,二包蔬菜总产量60
万公斤,三包粮豆产量9万公斤,四包出栏生猪100头(1.8万元),如若完不成“四包”按亏损
金额的比例扣发全站人员的责任工资,完成生产财务计划发给全部工资,超额完成计划,由盈
利额中提取92.8%交给站里分配。
然后站对各个专业实行了专业承包组承包制,共分六个承包组,即畜牧承包组、蔬菜承包
一组二组、粮豆承包组、推土机承包组、铁牛(胶轮车)承包组。每个专业承包组也是四包,即
包产量、费用、产值、盈利额。如若专业承包组未完成承包计划者,按未完成的金额比例扣发
责任工资,直至扣发完了为止。对于超产、超利润者,按比例提成交专业承包组自行分配。
专业承包组自愿结合,对于专业承包组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实行个人承包种甜菜15亩,由
站负责统一整地播种,出苗后交给个人承包负责田间管理,从间苗至收获一包到底。包亩产750
公斤,对于减产者按比例扣发责任工资,甚至扣完为止。对超产者,提取超产金额的40%归个
人。
各专业承包组对站、站对厂均签订合同,按合同签订的经济内容和条款如实兑现。这年的
六个专业承包组,除了全部责任工资都得到了以外,他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利润提成,多者300
元,少者80元,年终盈利35,309元。
根据中共中央(83)±号文件精神和国营农场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精神,在农垦系
统兴办好家庭农场的形势下,糖厂种子站在1983年实行专业承包组的基础上,1984年和1985年
两年实行了经济承包的管理方法。经济承包主要是放开经营,自主经营,承包户单独核算、自
负盈亏。其具体方案是:
站对厂实行经济承包,定额上交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工资附加费,粮油倒挂费,农
业税金等。完成定额上缴费用,剩余部分由站自行分配。
然后站同承包户(组)签订合同,由承包户固定上缴管理费,剩余部分完全归己,上不封顶,
下不保底。
承包户(组)的生活费,每月按本人工资额比例预借,年终一次结算多退少补。
实行这种承包,也叫大包,企业经济收入既固定又稳定。承包户的经济收入既不固定也不
稳定,其伸缩性是很大的,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除了完成其承包的主业以外,利用农闲
时间还可以搞其它副业生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发挥了每个职工的智慧和才能,调动
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承包户的经济收入均超过了往年,他们每年不但
保证了基本工资,而且每个承包者盈利分红多者近千元,平均四五百元,红利额超过了制糖工
人全年的奖金额。农工开始富起来了。种子站35户人家,家家有存款。有各种摩托车l0辆。平
均3.5户一辆。有电视机31台,平均1.1户一台。有录音机12台,平均2.9户一台。手表基本是
人手一块。自行车35台,平均每户一台。还有几家买了洗衣机等。
种子站1984和1985两年实行农业经济承包,1984年除了完成固定上缴管理费外,还盈利了
77397元,1985年盈利46000元。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从1982年开始扭亏为盈,到1985年
四年共盈利15.9万元,彻底甩掉了亏损帽子。见历年经济效益表。
种子站历年经济效益表
表B一27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