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战备教育
第六章 武装
第一节 战备教育
宝泉岭糖厂建于1973年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兵团”的本身就是半军事化的性质。糖厂虽
然是个企业,军事化的要求不像对各团(现各农场)那样严格,但是糖厂职工都是“兵团战士。”
兵团战士的任务就两个,一是积极工作,搞好生产和建设;二是搞好军事训练,随时准备作
战,严惩入侵之敌,保卫祖国。那时糖厂机关完全按部队“司、政、后”建制进行组建,可是
厂长郭金昌和副厂长李庆祥都是现役军人,一些基层单位多是按连、排、班编制的,有的单位
至今仍留有建设兵团的编制痕迹。如工程队下辖瓦工一班、瓦工二班,火锯班等,汽车队和机
修车间等单位也保留了班、排的编制。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糖厂,实际上是把生产建设和军事
武装二者合为了一体。
取消兵团编制后,于1977年10月,糖厂成立了武装部,武装部设武装助理孟庆贵一人。实
际上1977年和l978年未开展民兵武装工作,只是完成征兵任务。时至l979年2月17日对越南进
行自卫反击战前夕,受宝泉岭农管局武装部命令——成立了宝泉岭糖厂民兵独立营。营长高光
银,教导员杨树亮,在这一非常时期,对基干民兵发放了枪支弹药,进行了紧张的军事训练。
同时勘察了地形,做了堵卡、阻击、转移群众、护厂等一系列的作战方案,在全厂开展了一场
广泛、深入、细致的战备教育。待备战解除后,于1980年3月高光银任宝泉岭糖厂武装部长,
下设一名干事。一直延续到198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