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计划的胜利完成
第七篇 附录(1986—1993年5月)
一、“六五"计划的胜利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伟大
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时期。三中全会的精神,
鼓舞人心,武装人民,推动各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在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在变,
地在变,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观念都在变,变得人勤、变得民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打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单一种植模式,经济作物,工业原料的种植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使农
民致富的甜菜,被称作“金疙瘩”。
广大农村的发展变化,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带来契机,甜菜不尽滚滚来,推动着
制糖企业的振兴与发展。短短的五年,宝泉岭糖厂一跃成为制糖行业瞩目的先进单位,乃至全
省、全国制糖行业的一面旗帜。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加工
能力按原设计能力翻了一番。产值、产量、利税成倍增长。绵白糖在农垦糖厂首家获得农业部
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时期来厂参观学习的
兄弟单位络绎不绝,应接不暇。做为一个设计日加工能力只有500吨的中型糖厂,经过短短几
年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生产能力翻番,由一个厂变成两个厂。
1981到1985年期间,共收购甜菜79万吨,是前5年的8倍。综合经营效益,由前5年累计亏
损20万元,一跃成为5年累计创利税2157万元。产值占宝泉岭管理局工业总产值的24.5%。这
5年平均年收购甜菜l6万吨,平均日加工量达到900多吨(有时超千吨)。1984年收购甜菜高达22.7
万吨,生产加工到翌年的5月l4日,创造了保藏期之最。糖厂的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是因为他
们始终坚持了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五年间共投入改造资金400多万元,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
造,取得成果60多项,科学技术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宝泉岭糖厂创造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指标,受到制糖行业和制糖主管部门的重视。l982年11
月,全国27家甜菜糖厂共ll8人出席,在宝泉岭糖厂召开现场会,省制糖工业公司戴经理等出
席,高度评价宝泉岭糖厂的生产和经营,推广了宝泉岭糖厂的经验,某些创新的经济技术指标,
填补了制糖行业的空白,被制糖公司认定,并做为行业标准要求,被推广应用。宝泉岭糖厂在
5年的全国中型糖厂综合行业评比中,4年获得第一名,一年第二名。它的事迹激励和推动制糖
行业的发展,被人们誉为三江平原上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