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然物产
第五节 自然物产
二九○农场自然物产相当丰富。建场初期,在这块土地上,河流蜿蜒,丛林成
荫,草原辽阔两江鱼类繁多,仅黑龙江人们常见鱼类就达六十多种。.两江捕捞到10~15公
斤重的鲤鱼、胖头,十多斤重的螯花不足为奇。在黑龙江还能捕捞到珍贵的大鳇鱼和鲟鱼。
秋天还能捕捞到著名的回游性渔类大马哈鱼。夏天人们沿河看柳,水面上群鱼嬉戏。行船时,
鱼群跃起,落入船仓,实有其事。渔汛期,只要守在小河口,泡沼边,用木棒或叉子可猎到
十多斤重的鲤负。人们常用“瓢舀鱼”来形容黑松两江鱼类资源的丰富,并非言过其实。
水草茂盛,悠然恬静,使这里成为野禽的安乐王国。江边悬崖上密布着一排排窖洞似的
土燕窝,在星罗棋布的泡沼里,群雁盘旋,野鸭嬉戏,江心岛屿上,丹顶鹤,白天鹅,白鹳
等珍禽安然栖息。
大片大片的草原,苇塘给农场带来了副业生产的极为有利的条件,打草苫、编苇席,而
且还可以出口造纸草。建场时的草原,人走进去几步远就看不见人影。
茂密的自然林是由柞树、杨树、榆树、白桦、水曲柳等组成,林中生长着党参、龙胆草、
黄连、柴胡等100多种中草药,每逢秋季,人们不仅可以采集到山梨、山丁子、野葡萄等野果,
还可以采到大量的榛蘑、油蘑、趟子蘑及珍贵的猴头蘑等。在江心岛屿上和沿江一带,经常
出没有黑熊、野猪、狼狍狐兔等野兽。江边河泡里经常捕获到水獭、水耗子。秋后豆槎地里
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多达数百只的狍子群。在一些生产队的饲养场里,野鸡飞来与猪争食,更
是屡见不鲜。
然而,由于三十年的垦殖,未能完全处理好农林牧副渔的正确关系,偏重于追求耕地面
积,再加上文革动乱中管理混乱,致使二九○农场生态失去平衡。现在大面积自然林消失了,
新的人工林尚未形成。河流断源,成为死泽,泡沼干涸。草原更是廖廖无几,现有的残存草
原,仅分布在三、四,五分场沿江一带零星的坎坷水线、洼塘等地。自然林分布在黑龙江沿
岸及其江通岛屿,距黑龙江较远的分场和生产队没有自然林。松花江沿岸一带的自然林也被
破伐,草原被开垦,河流被堵截,致使二九○农场境内的飞禽、走兽、渔类等生物愈来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