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抗灾渡荒年
第五节 抗灾渡荒年
正当农场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1960年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使生产建设遭到了重大
损失。
1959年,农场全年降水量达到715.3毫米,特别是9、10两个月降水量达到215.8毫米,
土壤水份饱和造成严重的秋涝。1960年春雨较大,土壤饱和,土地积水,机械无法作业,春耕
和播种无法进行。秋季的雨量也大大超过了正常年份。农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大跃进中又犯
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等“左”倾错误。其表现为:①高指标,农场计划1960年开荒30万亩,
而结果只开荒9万亩,仅完成计划指标的30%,单位面积产量,合江农垦局下达的指标,小
麦平均亩产250公斤,争取50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争取250公斤,实际小麦平均亩产
7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40.5公斤,②浮夸风,当时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随之出现的是说假话,虚报成绩,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等问题。③瞎指挥,计划指标越定越高,
不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种田,水利建设盲目施工,搞大会战,仅从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3
个月时间投工日56,960个。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和“左”倾错误的影响,1960年至1962年农场
在生产上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在困堆面前不屈服、不灰心、不丧
气,积极同困难进行顽强的斗争,在与涝灾斗争中,春季起早贪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抢
播,机械不能下地就用人工撒播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种地25万多亩。麦收和秋收中精打细
收和搞好小秋收,小麦亩产量达到72公斤。在全国困难的情况下,二九○农场能够顾全大局,
主动与国家分担困难。1960年——1962年,三年向国家交粮2,092万公斤。自己则坚持低标准
瓜菜代,吃代食品。更可贵的是低标准条件下,全场干部、职工、家属把节省出来的部分门粮
支援附近的农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