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水利建设
第九节 水利建设
二九○农场处于黑、松两江的三角洲地带,三面临江,场区内河流纵横交错,特别是
蜿蜒河,贯穿黑,松两江,江里涨水河里满,是场区内涝的根源。黑、松两江洪水期对农场的
威协最大。据记载,1958年和1960年两次洪水成灾,农场均受严重损失。建场初期即开始搞以
排涝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但由于水利资源调查不够,缺乏水利的总体规划设计,投资少,其
效益甚微。1959年重新调查水利资源,重点抓了蜿蜒河流域的总体规划,集中力量搞蜿蜒河一、
二排干和支渠设计,当年冬季集中人力以会战形式,大战85天,完成二排干渠15.5公里,五条
支渠14.2公里,总土方量27.3万立方米。1960年冬,1961年春,一排干渠施工,一排干全长
19.6公里,支渠三条全长9.8公里,总场组成水利指挥部领导施工,完成土方量13.8万立方
米。1962年以后组成专业水利队,人、机结合搞一、二排干修整配套工程。到1965年,八年共
完成水利土方量66.7万立方米。蜿蜒河上游涝区216,000亩耕地和荒原受益,为农场迅速开
荒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农场的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