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农业生产回升 八团成立头几年的生产急剧下降,经营混乱。1973年中央领导作了批评,党中央、国务
院和黑龙江省作了一系列重要决策,纠正了兵团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并决定由沈阳军区移交黑
龙江省委领导,1974年生产形势明显的好转,粮豆总产量由1973年的2,721万公斤增加到5,530
万公斤,平均单产111.3公斤,比1973年增加50.5公斤。上交国家的商品粮也由1973年的400万
公斤猛增到2,610万公斤。农业生产的回升和发展是很明显的,虽然还赶不上1967年,但由于
耕地面积的扩大,(由1967年的47万亩扩大到1974年的56万亩),由1973年的亏损438万元变为
盈利526万元。林业、畜牧业也有大的发展,农牧结合比较好,1975年,大力发展公养猪,平均
每人养猪1.3头,共上交肥猪13,000多头,全团养猪盈利15万元。
从农业生产和经营情况看,尽管建团八年,经历了一个从下降到回升过程,但是,八年来,
国家累计投资2,091.9万元,其中水利投资384.3万元,使生产规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第一,农业生产方面。耕地面积从1963年的474,873亩增加到597,998亩,增加25.9%。
其中1970年二师独立营(蜿蜒河渔场)并入八团,新开荒建连队8个(1、10、12、21、36、37、
44、50连)。半良豆种植面积从1968年的442,192亩增加到1976年的509,968亩。粮豆总产
由4,865万公斤增加到5,736万公斤。
第二,产值方面。八团工农业总产值由1968年的1,151万元增加到1976年的2,511万元,
增加了118%,其中农业总产值由974万元增加到1,905万元,增加了将近一倍。工业总产值由
172万元增加到741万元,增加了三点三倍。
第三,农业机械设备方面。拖拉机由201台增加到253台,其中履带式拖拉机由161台增加
到193台,分别增加了25%和11.9%,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25台增加到163台,增加了30.4%。
载重汽车从52台增加到78台,增加了50%。
第四,职工人数方面。全团职工由1968年的10,249人增加到1976年的14,576人,增加了
42.2%,而工资总额由1968年的482.4万元增加到1976年657万元,增加了32.3%。
第五,林业生产方面。兵团成立后期三年,八团的林业发展很快,平均每年造林3,400亩,
造林面积达成15,600亩,农田林网化已初具规模。
八团后期三年经济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