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标准作业

第三节 标准作业


初期,生产经验不足,制度不全,各项规章制度还正在探索总结提高之中,田间作业
还处于枞放低级阶段。
1963年恨据农垦部颁发的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草案,结合农场的生产经验。王强场长提出
开展田间作业标准化运动,建立以五大制度为规范,政治思想工作为保证的标准化作业。全
场出现了一个工作有要求、作业有标准、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间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
劳动竞赛热潮。
1964年在标准化作业运动中,开展了无草生产队和地号竞赛活动,没有草的地号给子奖
励,平均每平方米不超过一棵草的生产队奖给自行车一辆。四分场4队获得自行车一辆,标准
化红旗单位有:四分场2队、三分场3队、二分场5队。
“文革”期间,生产制度被批判,标准作业无章可循,作业质量无人过问。职工们风趣地
说“只管机车满地跑,不管粮食打多少”,耕作粗放,产量下降。
1980年提出常规措施标准化,耕作改制搞深松。
1981年5月下旬,由农业副场长贾乐康领导,农业科具体负责组织各分场农业副场长,农
艺师对全场小麦,玉米、大豆的作业质量进行大检查,经检查评出标准作业好的五个单位给予
物质奖励。第一名三分场24队,奖给 300元,第二名二分场17队,奖给250元,第三名五分场
42队奖给200元,第四名一分场2队,奖给150元,第五名38队和27队各奖给100元。
1982年标准作业受奖单位;第一名三分场24队,奖给300元,第二名四分场35队,奖给250
元,第三名二分场17队,奖给200元,第四名三分场27队,奖给150元,第五名五分场52队和一
分场17队各奖给100元。
1985年机车转让给个人后,出现代耕与被代耕的矛盾。生产队、分场两级生产管理机构改
变为服务型,生产管理—度放松,作业质量有所下降,但场里很快总结了这一经验教训,生
产管理又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