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果树

第五节 果树


二九○农场果树栽培开始于1958年。这一年从一面坡购回梨树110株,草梅5万
株,栽培在东窑地菜园内,梨树3亩,草梅22亩。1959年春,总场园林队建小果园41亩。1960
年各分场开始建小果园,二分场1:12亩,三分场97亩,四分场60亩,六分场30亩。以后各
生产队也开始建果园,到1966年全场有30%的生产队建了果园。到1972年全场有70%的生产
队建了果园,各队果园面积30——60亩。
果树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69年,总产22.3万公斤。黄太平单株产量最高达到102.5公斤。
1970年以后,开始发展家庭栽植果树。各生产队免费供给职工果树苗,每户3—5株,栽
植在住家房前房后菜地,自栽自用,搬家移交,不许毁坏。这一政策鼓励了职工家庭栽植
果树的积极性,到1985年全场有90%以上的家庭种植了果树。园林队副队长陈波禄1979年在
房前菜园外种植了一棵红香水葡萄,到1985年为6年生,1985年产葡萄60公斤。
1984年,开始办家庭农场后,全场所有果园实行联产或家庭承包。
一 果园面积与产量
1958—1985年果园面积产量表


二 果树品种
1.仁果类71种
仁果类品种表






2.核果类三十二种
核果类品种表




3.浆果类32种
浆果类品种表




三 果树冻害
二九○场农果树生产,到1985年遭受过五次严重冻害。
第一次,1960年春,总场园林队栽培的一年生幼树20%的整株冻死。其原因是:1959
年7月低温,秋雨大,幼苗木质化不良。
第二次,1965年总场园林队,一、二、三、四分场果园遭冻害,三分场果园85%以上
的果树遭冻害。其中黄太平冻害达90%以上。其次是花红、大秋、玲当果。冻伤部位:主
干的木质部和形成层。冻害原因:1964年6—8月低温、树体营养积累不足,成熟度不够。
第三次,1970年春,全场冻死各类果树3,000株。黄太平受冻害80%以上。其中园林
队的试验品种(东风、季多夫、黄奎、紫夸、二号、五号、冬青等)全部冻死。受冻部位:
中央领导干及各主侧枝的形成层和木质部。受冻原因:①1969年结果量过多,果树营养补
充不足。②水肥管理跟不上,草荒严重。③低温影响。1970年1月,2日3日气温低达零下
41.1度,这是建场以来温度最低的一年。
第四次,1973年春,全场主要品种黄太平冻死700余株。总场园林队有255亩果园失去
经济价值改种大田作物。三分场果园被毁改作农田。冻害原因:①1972年春涝,秋雨大,果
园排水不好,果树发育不良,成熟不好。②果园管理粗放,树长势不旺。
第五次,1980年春,小苹果类,桃李、杏、山楂、樱桃、梨、葡萄受严重冻害。由吉林
引进的大山楂被冻死。杏梨受冻害表现花少、开花迟,内膛枝及骨干枝光秃,不长新叶。小
苹果类主干、主枝、侧枝的木质部均变褐色,皮层干缩。樱桃、葡萄受冻害较轻,表现发芽
晚,长势弱。五次大冻害后,使全场果树栽培受到严重影响。到1985年底,全场果园数减少
17个,果园面积减少900亩,年产果1.5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