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洪涝灾害

第三节 洪涝灾害



一、洪灾
二九○农场建场以后到1985年,发生过五次洪灾(1958、1960、1972、1984、1985年),
损失最严重的是1984年和1985年黑龙江、松花江发生的两次特大洪灾。
1984年8月上旬,黑龙江上游和苏联境内的布利亚河。泽亚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致使
黑龙江水位急剧上涨。24日洪峰到达二九○农场,下午3时水位达到最高值,大口门水位57.75
米。
8月19日上午10时,王麻亮子西侧堤坝决口,21队房屋、耕地全部被淹,还有5个生产队
的耕地部分被淹。8月22日,李家亮子,韩家亮子堤段先后决口。这两处决口使洪水迅速涌进,
一夜之间,整个五分场东部地区水天一线,一片汪洋。10个生产队的房屋、耕地泡在水中,
房屋进水最深的渔队、48队,水深3米。公路成为航道,船只代替车辆,线路倒地,桥涵塌陷,
长势良好的庄稼附之东流。8月24日绥东张网堤段开口后,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洪水一直漫延
到一分场一队。
这次特大洪水,二九○农场受淹面积168平方公里(以堤防力界),占全场总面积的21.6%。
平均水深2.3米,容水量3.86亿立方米。14个生产队耕地、房区全部被淹,还有34个生产队
耕地部分被淹。淹毁农作物14.18万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25.7%。淹毁人工林5,304亩,
水淹房屋55,022平方米,全场损失2,100万元。
1985年夏季,全省连降大暴雨,松花江流域河水暴涨。8月31日,二九○农场境内松花江
水位(大桦树)达最高值57,65米,超出二十年一遇设计水位5厘米。
由于松花江水位超高,持续时间长。二九○农场堤防又处于最下游的咽喉地带,泄洪阻
力大,加之堤坝土质不好。8月31日,45队下游1.7公里处暗涌渗流,造成三米宽坝体断裂塌
陷决口。五分钟后,开口20多米,水位差 2.7米,无法堵截补救。9月1日,45队上游0.5公
里与2.5公里处堤坝由于浸泡时间长,渗漏严重,相继开口。堤坝内水深平均2.1米,二九○
农场东部 12个农业生产队再次被洪水吞噬。淹地11.3万亩,成灾面积12万亩,绝产 8.4万
亩;受灾人口2,138人,绝产家庭农场350户;倒房1,750平方米,危房17,700平方米;冲
走鱼池鱼50万尾,冲毁塘坝6.48公里;冲毁桥涵32座,道路57公里;损坏输电线路20公里,
通讯线路42公里3防洪大坝遭到严重破坏。农、林、牧、副、渔及其它各类总损失达两千多万
元。
历次洪水灾害


二、涝灾
二九○农场为冲积平原,地表复盖层下为砂及砂砾石,江水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潜水
受灾大气降水和江水渗入补给,使丰水期潜水位较高,土壤处于饱和状态而形成涝灾。涝灾有
春涝和秋涝,以秋涝为主。
建场30年来,秋涝出现13年。其中重涝有1960、1971、1972、1981、1984、1985年,其中1981
年最重,降雨量达742.3毫米。春涝出现过4年,其中重涝有1972、1973两年。造成农业生产的
严重减产。
历次涝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