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桥涵建设

第七节 桥涵建设


根据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使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效益,从1959年起在排水渠道
上进行建筑物施工。1959年在蜿蜒二排干上建闸门三座,涵洞三座。1960年在四队南建8米
木桥一座。1964年在蜿蜒一排干32队南建木桥一座。1966年建涵洞50座。其中蜿一千20座,
北江一干5座,独立支渠25座。1967年在蜿一千总场南建混凝土桥一座,同时在蜿蜒二干8队
西建桥一座。1969、1970、1971、1974四年各分场在四条主要排干渠系和大桦树灌区渠系中
修建涵洞52座。1971年建起康乐亮子闸。1974年在排干上建一座闸门。1976年分别在22队、
28队北王麻亮子建起两座闸,在五分场至44队公路的蜿蜒河上建木桥一座(原来的木桥因年久
失修已废弃),当年完成6座涵洞。1977年建涵洞二座。
1979年对24队灌区进行了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工程。在干渠及七条支渠上建节制闸二座,
其中一座是桥闸结构。另建分水闸七座,并建倒虹吸二座,投资2.32万元。
1980年,对大桦树灌区进行了建筑物的配套。完成公路桥和田间路桥各一座,干渠公路
桥一座,节制闸二座,分水闸10座,涵洞11座,倒虹吸座,共27座,投资7万元。同年21、
36、2队三个生产队分别施工涵洞共五座。
1981年,各分场生产队自己施工,在各灌排渠道上建涵洞69座,是历年来建涵最多的一
年。
1982年,蜿蜒河治理工程开始,在—分场场部西北300米处蜿蜒河主河道上,建起一座
钢筋混凝土桥。桥长42米,3孔,投资20.6万元。这座桥是总场至一分场,绥滨县至东方红
乡的主要交通干道。
这一年部分生产队在田间排水渠道上建涵洞29座,一分场在大桦树灌区建闸一座,投资
2.83万元。
1983年,在蜿蜒河主河道上建起了三座钢筋混凝土桥。
四队桥:在四队南800米处,长55,54米,净宽7米,4孔,投资23,3万元。
南旺海桥:36队东1,100米处,长50.02米,净宽4.5米,6孔,单柱。投资 30万元(包
括2.3公路道路)。
古城桥:五分场场部东1公里处,长68.54米。净宽7米,5孔,投资40万元。
1984年,在十二排干上建起两座各长16米,二跨的枕梁桥。一座在32队南,一座在11队
北。这一年,四分场和五分场还进行了蜿蜒河工程建筑物配套建设。五分场在48队一千田间
道路上修建了6座8米、1座6米跨径的小型枕梁桥。四分场在49队南二干道路上修建了8米跨径
的小型枕梁桥5座,16米双柱枕梁桥一座。其它分场还建了4座涵洞,一座闸门。
1985年,继续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在37队五千上建8米跨径枕梁桥2座,在八干上建16米
双柱枕梁桥1座。在六干公路上建8米跨径枕梁桥3座,6米跨径2座,建涵洞2座。在47队七干
公路和田间道路上建8米跨径桥3座,6米跨径1座,涵洞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