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建队伍的发展与培训
第三节 基建队伍的发展与培训
1955年建场时,只有一名专业学校毕业的技术员,没有专职的基建工人。1955年—
1957年农场建设砖瓦结构的房屋都是红星工程队承包建筑的。当时农场也有两个连队二百多
人搞房建但都是简易的土木结构建筑。
1956年农场开始培训自己的建筑工人,办了第一期瓦工学习班,从各分场抽调了有文化
基础,热爱建筑工作的工人三十余名,学习10天,学习地基测量,结构等。技术员唐振邦,
施工员王金维任教员。
1957年冬,办了第二期瓦工学习班,培训了三十多名。这期学习班结合理论学习总结了
前两年房屋建筑中的经验,在房屋建筑技术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两批共培训出瓦工六十多
名,成为二九○农场基建施工队的骨干。1959年原来搞房建的两个连队改为基建一队和二队,
开始承担砖瓦结构建筑。
1960年各分场开始成立基建施工小队,各分场用房由各分场基建施工小队负责建筑。从
1955年到1965年十年间,全场瓦工已发展458名。“文化大革命”中,大批知识青年来到兵
团,房建任务加重,1969年各连队开始成立基建班,每个班十四、五名,瓦工只三、四名。
这些基建班以建房为主,负责本连公用,民用房。农忙时参加田间劳动,如:夏锄,麦收,
秋收,以及其他特殊紧急任务。在当时的基建施工队中也有女瓦工。总场基建队郭慧青等五
名女知识青年成立了一个瓦工班,在队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独立建筑了一栋180平方
米的民用房。后来她们分到其他班任瓦工,和男瓦工一样同工同酬。
1978年以后,民用房建任务逐年减少,各连基建班取消。1980年经全场7个基建施工队,
瓦工365名。1984年全场瓦工减少到340名。1985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办家庭农场,民用房作
价转让给职工,民用房建筑改为自建公助。全场基建施工队由7个减少到4个,瓦工290名。
总场基建一队153名,基建二队64名,一分场基建队22名,三分场基建队51名。1985年全场有
基建技术人员6名,其中工程师1名,技术员5名。这些施工队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公用房屋建筑。
1980年以后,随着房屋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的提高,农场进一步加强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
建筑人员的培训。1983年和1986年先后培训了两批瓦工,120多名。此外还选派了6名去外
地进修学习,培训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