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食品

第三节 食品



一、糕 点
1985年开始加工糕点,当时条件很差,一个小烤炉,一间30平方米的土屋,2名工人。
小烤炉一次烤4盘,每盘2斤,烤一炉7分钟。主要是加工饼干和月饼。1960年工人增加到7名,
开始两班生产。1962年工人增到9名,改为三班生产,增加了油炸麻花。1974年秋,食品车间
扩大到200平方米,小烤炉改为8米长的大烤炉,工人增加到16名。大烤炉一次烤24盘,实行
流水线生产,年生产糕点13万公斤,1983年新建食品车间300平方米,自己设计制造安装了电
器烤炉,电器烤炉温度平稳,烤制的糕点质量好,年生产糕点 20万公斤。1984年3月因电器
烤炉成本太高,又改为煤火烤炉,年生产糕点16万公斤。1985年生产糕点11.3万公斤。
二九○的糕点加工,在提高产量、质量基础上,品种花样也逐步增加,由初期、中期加工饼
干、月饼、麻花,到后期加工面包,桃酥,蜜枣,芝麻酥,什锦酥等13个品种,满足了全场
职工生活的需要。
二、酱 醋
酱醋加工也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的加工设备很简单,一口锅,6个缸,加工原料是豆
饼,盐和酵母,加工操作也比较复杂,先将豆饼放在锅里泡,然后放入缸里发酵,再后用麻
带片压,7天才能出一次酱油,每月生产酱油醋700公斤。1964年酱醋加工组由3人增力口到7
人,产量也相继提高,1971年改为火炕,将缸放入火炕中发酵,直接出酱油,1976年新建酱
油车间500平方米,改革了生产工艺,用缸过滤后发酵,取消了压挤工序。酱醋质量均有了提
高,1985年4月投资20万元,从江苏省无锡市酱菜厂引进技术,对酱油醋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
将过去的大锅蒸料改为锅炉蒸料,木火培曲改为通风制曲,火缸发酵改为水浴发酵。11月改
装完成试产,这套设备年产酱油50万公斤,酱油质量已达到商业部颁发的二级标准。
三、面 条
1983年开始加工机制面条。有1台和面机,4台电动压面机,工人18名,品种有两个,一
个是8扣的细面条,一个是6扣的宽面条,日产量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