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党的宣传工作

第三节 党的宣传工作



一、机构沿革
1955年11月,组建农场时成立宣传部,杨志敏任部长。1957年8月杨志敏调离,王辉生
任部长。1958年3月王辉生调离,1959年9月,付子政任部长。1960年8月,刘金生、焦复加
任副部长。
1963年农场成立政治部后,改为宣传科。人员未变。1965年5月,孙行涛任科长,刘金
声任副科长。
1966年8月至1967年10月,因“文化大革命”,宣传部停止工作。
1967年11月,场革委会设宣传组,耿培学任组长。
1969年3月,八团成立后,团政治处设宣传股。1970年4月刘志祥任股长。1971年7月12
日熊玉学,柳忠敏先后任副股长。
1977年4月,改为宣传科。刘志祥调出,柳忠敏任科长。
1978年4月,改为宣传部,柳忠敏任部长。1979年3月,程国忠任副部长。1979年10月程
国忠调离。1980年10月柳忠敏调离。1981年2月祝维仲任副部长。1981年3月原文成任部长。
1983年7月原文成调离,齐宝林任部长。1984年4月齐宝林调离,祝维仲主持部里工作。
1984年4月,赵云忠任部长,1985年1月,崔树恩任副部长。1984年秋, 1985年秋,赵
云忠,崔树恩先后离职上学,祝维仲主持部里工作。
二、宣传工作
二九○农场的宣传工作保持和发扬了部队宣传工作的传统。在农场30年的建设中,场党
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各种宣传工作。
(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建场初期,党中央提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五边”方针。场党委宣传部根据开荒
建场的方针、政策,结合当时部队集体转业后的思想实际和当时的物质条件,在广大干部群
众中进行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动干部、群众坚定信
心,克服困难,扎根边疆。1958年至1966年,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许多变化,政治上反右
倾,整风整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济上遇到三年严重困难。这一时期,在全场干部群众
中开展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总路线。宣传的宗旨是批判个人主义,本
位主义、资本主义破右倾保守,甘居下游思想,拔白旗、插红旗。建场初期和农场发展时期
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但也逐步发展了“左”的倾向。“文化
大革命”十年中,宣传工作受到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这一时期的宣传工作主要是突出
两条路线斗争。宣传政治是统帅,是灵魄,宣传人的因素第一。批判唯生产力论。在干部群
众思想中造成了混乱,粉碎“四人帮”后,宣传“抓纲治国”,宣传上的形式主义,片面性,
大轰、大嗡特别严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这一时期的宣传工作,一是清除“左”倾流毒的影响;二是宣传经济体制改革,落实生产责
任制,办家庭农场3三是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把党中央的富民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启发了
全场干部群众勤劳诚实致富的积极性。
(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紧紧围绕国内政治形势发展进行的。建场初期配合整风运
动组织全场干部学习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在工人中进行
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这一时期,宣传的中心任务是反右倾,鼓干劲,争上游。1963
年以后,在全场干部群众中普遍开展了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学习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宣传部门高于一切,大于
一切的任务。这一时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髓是阶级斗争观念。宣传政治是统帅,
是灵魄,人的因素第一,宣传个人崇拜。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极左思想得到
了纠正。从1979年至1985年,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邓小平关于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
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工作,除普遍的宣传教育外,还采用了干部、党员骨干重
点培训的办法。1958年12月农场成立了党校,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间队级主要党政干部都要
培训一遍,条件许可,副职干部及业务干部都安排培训。其次还根据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
的需要,培训党员骨干和理论骨干。在建场30年中,由于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抓的实,在党和
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始终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干部的政治水平提高较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较好,在团结全场职工、家属建设农场的事业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宣传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
建场初期,干部职工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在全场开展了学习“庆华、建华”二厂干部参
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的经验。在学习“庆华”、“建华”二厂经验活动中,在全场开展
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逐步提高了企业管理能力。在建场初期艰苦创业时期,特别注意了宣
传场内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用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教育启发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技术革新能
手李明泰、杨德本、劳动模范王法善,垦区标兵孙贤芳等成为全场干部职工学习榜样。1963
年以后全场广泛地开展了学习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活动,在学习雷锋活动中,场内涌
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三分场29队工人高洪安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
务,始终勤勤垦垦地工作,场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场干部职工学习高洪安忠于党,忠于无
产阶级,永不变色,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兵团时期,宣传了一条半腿闹革命
的老干部于业万,知识青年吴保家、韩振民、杨贵菁、杭仁慧等先进事迹。1978年以后在经
济体制改革、办家庭农场中,宣传了一分场二队发展水稻的经验,宣传了四分场35队发展奶
牛的经验,宣传了五分场43队自筹资金办麦芽厂的经验,宣传了盂基发带头饲养奶牛、全心
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事迹,宣传了林志臣带头办家庭农场的事迹。此外,还宣传了一批精神文
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宣传了老山战斗英雄事迹。在农场30年建设中,各级党委、基
层党支部都把宣传学习先进作为动各项工作的动力,每年都要评选几项各方面的先进典型,
保持和发扬了部队宣传工作的好传统。
(四)、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在全场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这年5月20日,场党委制定了文明分场、文明
队建设检查评比条件。精神文明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社会道
德教育。宣传教育的主题是:“三有”,“三讲”、“四热爱”。三有,有理想,有主人翁责
任感,有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三讲:讲科学、讲纪律、讲团结友爱。四热爱:热爱祖国、热
爱党、热爱农场、热爱本职工作。这一教育着重是宣传北大荒人精神,公私分明思想好,政治
业务学习好,生产服务完成好,团结协作好,遵守制度纪律好,文明生产安全好。二是干部职
工业余文化活动场所“三室两场”建设。即:文娱活动室、图书室、会议电视室,足球场和排
球场。并对“三室两场”建设规定了具体要求和评比条件。三是居民区环境建设。1983年9月
对全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检查评比,三、四分场评为文明分场,1队、17队,24队,25队、
32队、33队、42队、总场畜牧队、物资科评为文明单位。有29个队的“三室两场”评为先进。
1984年27队、场中学被管局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这一年有16个队级单位评为场文明建
设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全场干部职工的思想面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
化。
(五)、统一战线工作
1979年以后正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没有专职的统战机构和人员。统战工作由宣传部1名副
部长和1名干事兼管。全场有侨属,台属16人。其海外亲属分布在美国、苏联、巴西、新加
坡、台湾、香港。从1979年至1985年,落实政策3起,解决住房2起,工作调整6人,保送台
胞子女上大学1人。1985年6月,成立了侨属、台属小组,组长付玉英,副组长潘春光。统线
工作开展以来,已有15人与海外亲人取得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