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托幼工作

第四节 托幼工作


建场初期,农忙季节劳力不足,家属参加生产劳动时,以生产队为单位办临时托儿所。
1958年,妇女积极参加各项生产建设,在场部地区开办第一托儿所,入托幼儿38名,保
教员12名。为解决入托儿童吃饭问题,办起了食堂,每日三餐两点。
1959年,托儿所实行全托,每星期一送来,周末接回。为保证入托儿童有病及时治疗和
身体健康,配备了一名专职保健医,做到发现病情及时处理,小病不出所。虽然设备简陋,
条件差,但保教员都能自己动手,克服困难,自制玩教具,搞一些简单的教学。
1963年,随着劳动妇女的不断增加,入托儿童73名。
1964年,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农场新建了一幢9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托儿所,入托儿
童增到136名,全托改为日托,根据儿童身体需要的营养,每周定有食谱,做到一周饭菜不
重样,促进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为搞好教学,按入托幼儿年龄分编大、中、小班及婴儿
班,而且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设备和玩教具。分场和连队托儿所也相应得到发展。
1965年至1976年,场妇联协助行政抓了全场托幼工作,托幼工作有较大的发展。
1977年至1978年,一分场、三分场、四分场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托儿所,全场共入托幼儿
630名。
1979年,全场有托儿所的单位60个,入托幼儿698名,业务上隶属管理科,教学上由工会
管,负责检查全场托幼工作。总场托儿所从组织形式上是“托幼合一”。为提高保教员教学
水平,1981年培训保教员140人,促进了幼儿教学工作。
1982年,全场有分场托儿所5个,队级托儿所41个,场直托儿所1个,各分场,生产队成
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托管小组”,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托儿所章程、家长须知、
保教员职责、卫生保健制度,隔离消毒制度等,分场、总场托儿所增设了各种大型玩具,所内
订阅了各种适合儿童特点的刊物杂志,丰富了儿童的生活。为把生产队托儿所办好,场在三分
场24队召开了由各队支部书记参加托幼工作现场会,各分场、生产队托儿所越办越好。总场
托儿所开展了六科教学,实行直观教育,被省政府授于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
1983年至1984年幼儿入托率迅速增加,全场共有托儿所46个,入托幼儿1,128名,保教员
86名。场托儿所房屋面积满足不了入托,为满足独生子女的入托,早期开发幼儿智力,于6月
份对托儿所进行扩建,入托幼儿增加到280名,保教员40人。全场托儿所开展了一类园所百分
升级赛活动,场托儿所被评为省先进几少集体和总局一类园所。
1985年,农场实行改革,托儿所搞承包,入托费由2.5元增加到8元,总场托儿所入托
率下降30%,保教员减少到31人。这期间,生产队托儿所取消,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坚
持开办托儿所,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总场托儿所1973年以后,按照全国统一教学大钢要求教学,开展了幼儿观摩教学比赛和
自制玩教具比赛,利用木偶,幻影进行直观教学,增添了滑梯、转椅等玩具,在园所管理、
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1983、1984、1985年连续3年被农场总局评为一类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