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汉代古遗址

第二节 汉代古遗址


1973年,有关考古单位在黑龙江中游调查时发现了蜿蜒河遗址,遗址为汉代挹娄人的
文化遗存,被称为蜿蜒河文化或蜿蜒河类型。197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黑龙江
省博物馆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了两座房子。1978年,省文物考古队来到了二
九○农场,对蜿蜒河以南的40队古遗址进行了发掘,一共清理出三座房子,房内出土的文物
类似蜿蜒河遗址,经科学测定,这遗址的年代大约在两千年左右,正当我国历史上的汉代。
这座遗址位于蜿蜒河岸边。蜿蜒河是一条勾通黑龙江、松花江的弯弯曲曲的小河,河两岸杂
草丛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一到产鱼期,大小鱼云集于此,来往密集穿梭,是人类的捕捞
对象,人类靠捕捞鱼类就可度过漫长岁月。人类早先居住的房子是半地穴式,有长方形和方
形两种。文献记载挹娄人“常居穴,以深为贵,大家至攘九梯”。这种房子住起来既保暖又
安全,它“开口向上”从外表看,象一个大坟丘,门开在土堆向南的一面,上上下下用木梯
相连,越深越珍贵。屋内摆满了陶器、石器和铁器,铁器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生产关系也随发生了变化,挹娄人是黑龙江下游最早使用铁器的农人。文献记载,汉代
挹娄人“常居穴”,“有五名麻布”。可见农业,手工业相当发达。两千多年前的挹娄人为
开发这一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