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十四章 黑龙江省蜿蜒河水产养殖场

第四十四章 黑龙江省蜿蜒河水产养殖场



黑龙江省蜿蜒河水产养殖场,1959年创建,1970年划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
蜿蜒河水产养殖场,位于黑、松两江的汇合处,沿江生产线长达220公里,其中有35公里
处于中苏边界。蜿蜒河水产养殖场有七个分场,分布在松花江南北岸和黑龙江南岸。江南分
场在同江县乐业粮库。傲来河分场在绥滨县城西6公里处,蒲牙河分场在军川农场境内、嘟噜
河分场在普阳农场5队,黑通分场在二九○农场五分场49队西面。
蜿蜒河水产养殖场总场,在二九○农场五分场45队所在地,面积只有7.5平方公里,因地
势比周围高二米多,故称高台子。台子内略呈椭园形,东西略长而南半稍短,建场前期,岛
内是一片片由柞树、白桦,杨树等组成的自然林,岛子外围,是一片片草甸子与苇塘,在草
甸子与苇塘之中,静卧着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与泡沼,较大的河流有大蜿蜒河、七星河、南北
河、泡沼有南汪海,北汪海,“菜园泡”等。
蜿蜒河水产养殖场,是以富锦县政企合一的水产局渔场组建的。当时划分蜿蜒河水产养
殖场的主要河流有蒲牙河、蜿蜒河、嘟噜河、傲来河,此外还有新建高力,陈家,杨家、田
家、施家、卜家、韩家、岳家、小段家等大小14个渔亮子,庞监督通,黑通下口、新开荒东
大拐4处张网、铁脚网一趟,大拉网一趟有两只机船和部分渔场。
1959年10月省委派樊万义任蜿蜒河养殖场场长,孟兆琦任副场长,建立了党的总支委员
会,樊万义任总支书记,李振玉、吴勇、马长江、赵子恒、陶忠全任委员,成立机关各科室、
养殖科,捕捞科和机电科,建立了七个分场;蒲傲分场,嘟噜分场、黑通分场、三号分场、
七星河分场、古城分场和江南分场。这年冬,经省委批准,在富锦招收来自山东、河北、辽
宁等往来的人员700名,又从五九七农场调来一批转业军官充实了蜿蜒河养殖场的各级领导。
1960年松花江发大水,全场一面捕鱼,一面防汛,下江107只渔船,加上各处的尼龙网张
网,渔亮子等共捕渔119,6万公斤,修养渔池140亩,盈利20万元。
蜿蜒河水产养殖场经过1959年和1969年这两年的建场工作,捕鱼生产基本全面铺开。1961
年在上级党委与业务部门的领导下,蜿蜒河渔场认真贯彻了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进
一步落实了包定奖制度,从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渔业生产,全年捕鱼222.6
万公斤,完成省给任务150万公斤的14。34%,较1960年实际产鱼119万公斤,提高了9.54%,
商品率达90%以上,利润40多万元。
1961年,全场劳力达到104人,为了保证渔业生产,场里决定无论从生产设施上,还是在
人力、物力、财力上均先满足渔业生产,提出后方保证前方的口号,将主要劳力应用于渔业
生产。直接从事捕鱼人员达到598人,占全场职工人数的58%。无动力船达到202只,机动船27
只。开江时,为了弥补捕鱼网具的不足,动员家属日夜织网,这一年水情很好,特别是春秋
两季水大鱼多,由于实行“三包”“一奖”“四定”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渔工的生产积
极性,出现了你追我赶,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场面。每天晨曦未露,水中已响起划桨之声,
夕阳西下江面上还是船帆点点。每条渔船、每个亮子、每个张网、每个渔业分场,都想方设
法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渔产量。各单位除了抓渔汛,抢时间外,还在科学捕鱼开辟新鱼源方
面大动脑筋。其中蒲牙河、傲来河两个分场,推广兄弟场修堵亮口顿墙的先进经验,提高了
树箔水位,抓住时机,提前树箔,结果,两个场的亮口一年产鱼达37.5万公斤。张网生产
试行稳冻板圈的作业方法,效果良好,能比往年提前5—10天投入生产。全场22处张网多捕
鱼5万公斤。尼龙网摸索出在稳水、人静,草绿水质肥沃和柳毛趟子里下网的经验,提高产
量30%堵沟截岔生产也在各分场展开,这种方法用工少,时间短,收效大。蒲傲分场20余人
用27趟小网20天内便产鱼13.5万公斤。
各分场作业单位为了多打鱼,千方百计寻找鱼源,扩大鱼场。不少单位不仅面向两江、
河流,而且开始注意到过去被人忽视的野泡子。三号分场支部书记张学礼,远离分场寻找鱼
源,在古城房后发现一个有50亩地的水泡子,在里面捕捞到1万公斤鱼。黑通分场场部门前的
戴家泡子,一网就捕捞鱼2千公斤。仅一年就在这个水面不到30亩地,水深不足5尺的泡子
里竟捕鱼2.5万公斤。
这一年,从开江至封江,在高台子门前的小蜿蜒河上,停泊着伊春、双鸭山、鹤岗、
佳木斯、鸡西等市的收鱼船。每当傍晚,渔船云集,卸下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鲜鱼,渔民心
中充满了丰收喜悦。
当时蜿蜒河渔场的交通运输只能走水面,各市运渔船航程时间很长,出现了鱼运不出去
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渔场成立了鱼品综合加工厂,并把鱼分到各家,动员家属刻鱼、
腌鱼、加工鱼制品。这一年共加工熟食品 21万公斤,占全年鱼产量10%,积累资金20余万
元。由于鱼品加工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鱼品质量和利用率,还能延长保管时间,有利于长
途调运。为了适应渔业生产的需要,渔场根据省局增加罐头和鱼片车间设备的指示,决定修
建1,150平方米冷库,并购进价值20万元的冷冻设备,同时建立锅炉发电厂。
在基本建设上,1961年省里投资5万元,修建职工食堂,蜿蜒河中心小学校,服务网点
和简易家属房6,216平方米,安排了家属500多户,稳定了职工情绪。
在供销方面,当时全场职工家属的吃粮、生产上的物资,全是从百里外的富锦县运进,
冬春用车,夏季用船。担任运输任务的有五艘机船、两台乌拉尔汽车,两台拖拉机和几辆马
车,全年共运输各种生活、生产物资4,100万公斤。
生活服务方面成立了商店、银行、邮电所、卫生所、理发修鞋部、饭馆、幼儿园、招待
所,建立了“三江”工人俱乐部,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放映队专门配备了一只马嘟噜在同江
接送电影考贝。总场每星期能放映一场电影。还组织了业余剧团,全年排演了十多个剧目。
冬天,蜿蜒河水产养殖场成立了乡政府,吴勇任乡长。
1961年,由于水大鱼多获得了好收成,盈利40多万元。
1962年修建了6,780平方米家属宿舍,安置家属230户。各分场成立了小学和粮食供应
部配备了医务人员。这一年捕鱼176万公斤,未完成计划指标,全年亏损15万元。
1963年根据当时边境斗争和发展生产的要求,1月份省县两地派来联合工作组协助进行
机构调整和精减人员的工作。在机构调整上,由原来的25个机关科室和生产单位压缩到19
个。砍掉了蔬菜队、酱菜厂和华树分场农业队。仓库、木材厂、粮食供应部和供销合并在
一起。总场机关设党委、行政、生产、人事,计财、供销、机务等七个科室。精减工人323
名,由1962年的1,396名下降到1,064名,从事渔业生产的工人747名。
1963年的渔业生产,由于水瘦鱼稀,开江前只捕渔7万公斤,到5月份才达21万公斤。只
占1962年同期的36%上半年亏损了13.4万元。为了扭转局面,蜿蜒河渔场根据中央3月1日
发出的,“关于厉行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的精神,结合本场实际情况,于5月中旬,开始在本场进行增产节约“五反”
运动,运动中,掀起了先进对先进、场对场的对标赛,制定了五条整改措施:(1)更换了一
批不适合渔业作业人员、补充一批新生力量。(2)加强领导,分片包干,由副场长孟兆琦亲
自挂帅,由王继冉、苗云木、金启全、刘吉明每人各包十几只船负责到底。(3)改变报酬形
式,试行产量工资。(4)总场尼龙队生产水面扩向黑龙江,并由各分场抽调42名技术熟练的
捕鱼能手,充实到尼龙队。(5)古城、江南改变工资形式,实行见钱提成、超产奖励。
8月下旬,渔场第一次出动大批船只在抚远捕大马哈鱼,130只船,历时一个多月,捕
获大马哈16万尾。
1964年黑龙江省水产局规定,蜿蜒河水产养殖场人员定编为500名。其中鱼业生产人员
为75%,非鱼业生产人员为25%没经渔场和省水产局商定,增加46名,共计546名。精减后
对超编的430人,一部分调出,一部分退休,另将古城分场、大桦树分场和江南分场转为集
体经济从事农业生产。成立四个生产小队一个机械包耕队,播种面积8,700亩,产粮40万公
斤,菜类25万公斤,麻类2万公斤,油料苏子1万公斤,产值15.2万元,达到粮食自给、收入
自给后,向总场摊销5,000元行政管理费。渔业生产上半年只完成22万公斤,完成全年计划
的16.2%下半年组织了130只鱼船,309名鱼工去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捕鲑鱼。总场成立
了鲑鱼生产指挥部,党委书记肖祥任主任,孟兆琦任副主任,委员有刘书忠、刘连生、张治
国、刘吉明、蔡守田、芦柏成,王继冉、徐焕照、陈伯林,下设四个捕鱼大队,由指挥部领
导成员分别担任队长、副队长,每个大队又分三个小队,经一个多月的筹备工作,全大队人
员于8月20日在总场集中,28日去抚远县。11月返回,捕鲑鱼5万尾。
1965年7月至1966年2月,蜿蜒河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教运动中,505
部队,8676部队、名山边防站、三号边防站五个单位,共28名解放军官兵组成社教分团进驻
蜿蜒河水产养殖场。505部队副部长刘辉增补为分团党委副书记,名山边防站政委陈继禹,蜿
蜒河水产养殖场政治处副主任刘书忠增补为分团党委委员。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解决了
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办场方针、体制、规模长远建设问题,二是经营管理和群众生活的问
题。这一年全场捕鱼101万公斤,其中鲑鱼29.6万公斤。亏损14.58万元。
1966年总结了前几年渔业生产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鱼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了养貂生产,这一年引进种貂520头。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蜿蜒河水产养殖场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无
计划无组织,出现了严重损失浪费,尼龙队捕的鲜鱼用去喂貂,养貂的工人抽去捕鲑鱼,换
成家属工代替饲养,入冬前,上千斤的猪肉、狍子肉放进冰窖贮藏,开春后全部烂掉,貂舍
管理混乱,天天都有貂跑掉,致使蜿蜒河水产养殖场的渔业、养貂业严重受损。据统计,
1966年至1969年四年间,亏损70万元。
1969年黑龙江省蜿蜒河水产养殖场,编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独立营,行
政上由八团代管,经济上独立核算。1970年2月,独立营取消,正式划归二师八团,编为第
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