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序言

序言




二九○农场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农建二师二九○团。经过踏荒
定点,全面开发,几代二九○人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沉睡千年的荒原上建成了一座
颇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国营农场。同时也铸就了二九○人“团结、务实、奋进、奉献”的企业
精神。特别是1986~2000年这15年里,二九○人继往开来,锐意改革,瞄准市场,知难而进,
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骄人业绩,一个美丽、富饶、文明的二九○农场
如同一颗璀璨的名珠镶嵌在祖国边陲黑、松两江交江处的三角洲上。

建场46年来,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场人民艰苦创业,开发建设,历经坎坷,走出了一条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尤其
是1986年以来,二九○人坚持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改革为动力,把经济建设
和社会进步作为农场发展的主旋律,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方
针,推进了农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
提高,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农场已步入快节奏、全方位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九○农场地处黑松两江怀抱,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建设条
件,二九○人有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1986年以来的15年,是二九○
人改造和征服自然,实现农业丰产丰收,林、牧、副、渔各业齐头并进,全面快速发展的15年,
是二九○农场加快改革、调整结构、稳步推进、实现经济腾飞的15年。这期间,农场制定了由
规模大场向经济效益强场迈进的战略目标。经过狠抓农业基础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管理,
科学决策,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力度,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年年都有新发展,粮豆产量、
经济效益年年都有新突破。15年累计生产粮豆1766880万吨,经营利润6303.4万元,上交国家
利税5953万元。2000年实现粮豆总产18万吨,国内生产总值2.93亿元,经营利润642万元,人
均收入4970元,2000年末,人均储蓄8868元。农场先后被国务院、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交售先
进单位、被农业部授予农业管理标准化先进单位、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
荣誉称号。二九○人以勤劳的双手,勤奋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了农垦建设史上的崭新一页,
铸就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1986~2000年,二九○农场走过了15年的行程,抚今追昔,历经
风霜,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二九○人将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在新的征程上披
荆斩棘,勇往直前。

二九○农场志(1986~2000年),经过农场场志编审委员会和史志办撰写人员的共同努力,
就要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二九○人发奋图强,锐意改革,勇闯市场,努力构建经济效益强场的
又一硕果。它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全面、客观、准确、翔实地记述了农场15年来深化改革、
全面发展的历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二九○人理想、信
念、为之奉献精神的真实记录和具体写照,还是一部内容较翔实的经验和资料性著作,更是一
部宣传北大荒精神的生动教材。这部场志的问世,不仅可以起到“存吏、资治、教化”的作用,
而且可以服务当代,造福后世,启迪未来,激励二九○人在新世纪,以高昂的士气抓住机遇,
抢占市场,谋求大发展,伴随着加入WTO的强劲东风,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江泽民
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发扬“团结、务实、奋进、奉献”的精神,去开创
二九○更加美好的未来。

抚今追昔,以史为镜,面向未来,以志为鉴,历史犹如一面镜子,一部教科书,它不仅可
以留给人们以回味与思考,而且可以昭示未来,铺就明天,给人们以鼓舞、希望和力量。我们
深信二九○农场有着辉煌的昨天,自豪的今天,也一定会拥有绚丽多彩、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九○农场场志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总局、分局史志办的大力指导,农场党政班子十分
重视,保证编写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老转业官兵、广大干部职工的支持,为编写提供
了较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参与编写的同志更是辛苦,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二○○四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