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第二编 体制改革

第一章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1985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它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打破了以往计划经
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农场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家庭农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生产经营从
统种统收,到承包到户、自主经营;粮食管理由农场统一安排生产计划、上交、收购,到自主
决定种植作物品种,交够放开;财务管理由生产、生活费垫支,到完全两费自理;土地承包由
地有数、位不定,到土地长期固定承包,赋予了家庭农场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利。家庭农场
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国有农场已从传统的计
划农业经济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农场的经营管理职能发
生了重大变化。2000年农场改变了建场45年来一直沿用的三级管理体制,撤销了五个分场。实
行农场、生产队两级管理。按土地面积严格控制生产队管理人员编制,全场农业管理人员由411
人减少到317人,节约管理费251万元。

1985年,农场成立了专门的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调查研究、提供改革意见,总结经验,
制订政策,落实改革措施。当时体改办由韩富本负责。1986年3月,韩富本任体改办副主任,
主持工作,1987年3月提任体改办主任。历任科员先后有赵惠祥、陈文华、梁学光、刘广新、
韩立忠。1993年1月,农场机构改革,体改办与劳资科合并,主任由劳资科长韩富本兼任,科
员有梁学光。

1999年4月,劳资科长韩富本退休,体改办主任由劳资科长刘广新兼任,副主任梁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