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节 气象

第十节 气象


农场气象站业务受宝泉岭分局中心气象台指导,行政隶属于农业科,其中1987~1989年隶
属于农场科研所管理。1986年气象站在编5人,胡瑞瑶任站长,1987~1991年在编4人,1992
~1997年在编3人,胡瑞瑶提任农业科副科长兼气象站站长,2000年在编4人,胡瑞瑶任农业、
科技科副科长兼气象站站长。常年开展以气候测报、天气预报为主、以季节性农业气象、人工
影响天气、森林火险预报等为辅的服务项目。

1993年后购置了微机,建立了气象资料数据库,并与省气象局联网。配备了打印机、复印
机、气象传真接收卡,替代了超期服役10多年的气象传真图片收片机。还购买了“计算机优化
测土配方施肥”软件,为农业生产服务。气象设备提档升级,加快了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步
伐,提高了气象测报和预报业务的准确率,为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为生产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
据。

一、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1、平均温度:1986~2000年,15年平均温度2.0度,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温度21.9度,
最冷月是1月,平均温度零下20.7度,年极端最高温度37.6度(2000)年,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0
度(1996年),温差达77.6度。

2、活动积温:根据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春季稳定通过零度的日期与秋季没有出现零度以
下的日期为温暖期,春秋两季稳定在7度的日期为作物生长期,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的日期为
作物生长活跃期,零度以下为冰冻期。二九○地区温暖期有208天,作物生长期有169天,作
物生长活跃期有136天。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533.9度。最高活动积温达2964.1
度(2000年),最低活动积温2252.6度(1992年)。

3、各季节的气温变化

根据气温变化规律,每年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翌
年2月为冬季。

(1)春季

春季平均温度为4.1度,平均最高为6.9度(1998年),最低为1.9度(1987年)。3月
初气温开始回升,月平均气温为零下5.8度,4月平均气温为5.3度,5月平均气温为12.9度。

(2)夏季

夏季平均气温为20.3度,平均最高气温21.6度(2000年),平均最低气温是19.5度(1993
年)。初夏6月平均气温是18.9度,7月开始进入伏天,气温最高,天气炎热,平均气温是21.9
度,日极端最高值为37.6度(2000年),8月平均气温为20.2度。

(6)秋季

秋季平均温度为9.4度,平均最高是11.1度(1998年),平均最低是7.5度(1997年)。
其中9月平均气温是13.8度,10月平均温度是5.0度。

(4)冬季

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15.1度。其中1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7.5度,年平均最高是1997年,为
零下4.3度,平均最低是1987年,为零下11.2度;12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7.3度,年平均最高是
1990年,为零下13.1度,最低是1996年,为零下22.4度;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0.7度,历年平
均最高是1992年,为零下17.9度,最低是1990年,为零下22.4度;2月平均温度零下14.9度,
历年平均最高是1993年、1998年,为零下12.3度,最低是1988年,为零下19.5度。

二、降水变化规律和特点

1986~2000年,1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39.4毫米,最多年是1987年,为787.3毫米,最少
年是1986年,为374.2毫米。其中5~9月降水量平均在449.9毫米,占全年降水的83.4%,
最多的是1987年,为665.0毫米,最少的是2000年,为280.1毫米。

(1)春季(3~5月)

春季降水量平均为79.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7%,最多是2000年,达156.0毫米,最
少是1989年,为31.2毫米。其中3月降水量为8.6毫米,占春季降水量的11%,占全年降水量
的1.6%,最多是1996年,为23.1毫米,最少是1991年,只有1.3毫米;4月降水量为22.2毫
米,占春季降水量28%,占全年降水量的4.1%,最多是2000年,为47.3毫米,最少是1989年,
只有3.8毫米;5月降水量为48.5毫米,占春季降水量的61.2%,占全年降水量9%,最多是
2000年,达100.7毫米,最少是1993年,只有13.2毫米。

(2)夏季(6~8月)

降水量平均为332.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1.6%,最多是1987年,为526.3毫米,最少
是2000年,为246.8毫米。其中6月降水量80.3毫米,占夏季降水量的24.2%,占全年降水
量的14.9%,最多是1991年,为172毫米,最少是2000年,只有16.8毫米;7月降水量为116.7
毫米,占夏季水量的35.1%,占全年降水量的21.6%,最多是1991年,达193.4毫米,最少是
1986年,为37.7毫米;8月降水量135.3毫米,占夏季降水量的40.7%,占全年降水量的25.1%,
最多是1987年,为295.8毫米,最少是1989年,只有34.6毫米。

(3)秋季(9~10月)

降水量平均为100.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8.6%,最多是1994年,为174毫米,最少是
1986年,只有35.5毫米。其中9月降水量为69.1毫米,占秋季降水量的68.8%,占全年降水量
的12.8%,最多是1994年,达157.8毫米,最少是2000年,只有22.6毫米;10月降水量是31.3
毫米,占秋季降水量31.3%,占全年降水量的5.8%,最多是1991年,达75.7毫米,最少是1986
年,只有0. 5毫米。

(4)冬季(11~翌年2月)

降水量平均为27.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1%,最多是1996年,为54.4毫米,最少是1994
年,18.2毫米。其中11月降水量为11.5毫米,占冬季降水量的42%,占全年降水量的2.1%,
最多是1996年,达45.2毫米,最少是1989年和1997年,都只有2.1毫米;12月降水量为6.8毫
米,占冬季降水量的24.8%,占全年降水量的1.3%,最多是1989年,为12.4毫米,最少是1986
年,为2. 3%;1月平均降水量为5.6毫米,占冬季降水量的20.4%,占全年降水量的1%,
最多是1997年,为17.3毫米,最少是1996年,只有0.2毫米;2月降水量为3.5毫米,占冬季
降水量的12.8%,占全年降水量的0.6%,最多是1990年,为13毫米,最少是1989年,为0.

三、风

1986~2000年平均风速3.7米/秒,年最多风向是西风,频率达20%,最大风速是25米/
秒(10级风),出现日期是1997年3月8日。春季风力最大,平均风速达4.4米/秒。夏季风
速最小,平均风速为2.8米/秒。春季多西风、西北风,夏季多南风,秋季和冬季多西风。15
年大于17米/秒大风次数每年平均为14次(日),最多是1997年,为36次(日),最少是2000
年,为3次(日)。其中春季是7次(日),占全年大风总次数50%;夏季是2次(日),占
全年大风日数14%;秋季是1次,占全年大风次数的70%;冬季是4次(日),占全年大风日
数的29%。

1986~2000年15年大于8.0米/秒(5级)风速年平均77次(日)。其中春季最多30次
(日),其次是冬季28次(日),秋季12次(日),夏季最少,只有7次(日)。

四、霜

1986~2000年这15年,初霜日期平均出现在9月24日,终止于翌年5月13日。无霜期平均
133天,初霜最早是出现在9月19日(1992年)。最晚是出现在10月7日(1994年)。上年度
终霜最早是2001年,出现在4月27日,最晚结束于5月23日(1992年、1991年)。初霜早晚相
差18天,终霜早晚相差26天。

无霜期最长是2000年,达149天,最短是1992年,只有120天。

五、云

1986~2000年平均总云量为4.6成,低云量为2.1成。

六、冰雹与雷暴

1、冰雹:几乎每年都发生,常伴随雷雨出现。1986~2000年平均发生2次/年。多局部
性出现冰雹,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5~7月出现次数占全年次数的54.2%,其余占45.8%。
冰雹出现最多的是1990年、1991年、1994年,都是3次,1986年和1997年则没有出现冰雹。2、
雷暴:1986~2000年雷暴平均出现27天(次)/年,最多是1992年达35天(次),最少是1995
年只17天(次)。15年雷暴初日平均出现在5月8日,终止于9月23日,最晚是1993年6月1
日。雷暴终日最早是1995年,出现在8月30日,最晚是1999年,出现在10月20日。

七、初雪与积雪及冻土深度

1986~2000年初雪平均出现在10月28日,终止平均在翌年4月11日。初雪日最早出现在1997
年10月9日,最晚出现在1995年11月22日,终雪最早出现在1991年3月9日,最晚出现在1995
年5月17日。

历年冬季积雪深度,最深是1997年1月5~10日,深度达53厘米(实测)。

1986~2000年的土冻冻结平均出现在10月26日,解冻于翌年3月30日,冻土深度最大是1989
~1990年度,达167厘米,最小是1988~1989年度,只有123厘米。

八、日照时数与蒸发量

1986~2000年15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537.6小时(真太阳时),是全年可照时数的57%,
其中5月日照时数最长,平均在253.4小时(真太阳时),极长为316.6小时(真太阳时),
12月日照最短,平均在146.1小时(真太阳时),极短只有124.0小时(真太阳时)。

1986~2000年15年蒸发量,平均在1230.4毫米,是常年降水量的2.3倍,其中夏季蒸发量
最大,平均在524.8毫米,冬季最小只有83.0毫米,月最大蒸发量是5月,平均为220.9毫米,
最小蒸发量是1月,平均为10.8毫米。

九、地表温度

1986~2000年15年地表(0厘米)温度平均为3.5度;月地表温度最高是7月,平均为25.7
度,最低是1月,平均为零下22.7度,地表极端最高温度是1999年7月14日,达60.5度,极端
最低是2000年1月14日,为零下41.5度,高低差102.2度。

十、特殊天气

暴雨:1987年8月19日9点30分至13点30分,4小时降水量达65.0毫米。

大雨:1988年8月4日14点15分至15点30分,1小时15分总降雨量达到29.4毫米。

一日最大降水量:1989年7月21日,总降水量99.0毫米。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其降水量:1994年9月17日至25日,连续降水9天,总降水量为83.3
毫米。

一次最大降水量:1987年8月18日至21日,连续降水3天,总降水量129.5毫米。

最长连续无降水量日数:2000年1月10日至2月20日,连续无降水达42天。

1986~2000年15年各级降水日数:

0.1毫米以上降水,年日平均为107天,最多是1997年,为122天,最少是1992年,为87
天。

1.0毫米以上降水,年日平均为67天,最多是1997年,为81天,最少是1988年为48天。

5.0毫米以上降水日,年平均为30天,最多是1991年,41天,最少是1989年,为22天。

10.0毫米以上降水日,年平均为17天,最多是1991年,为25天,最少是1999年,为9天。

25.0毫米降水日,年平均为4天,最多是1987年,为8天,最少是1993年、1996年,为1
天。

50.0毫米以上降水日,年平均为1天,最多是1987年,为3天,最少是1986年、1993年、
1994年、1996年、1998年、1999年,为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