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灌溉工程

第七节 灌溉工程


农场打井灌溉工程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最初由人工挖井,多为沉井和木套井(木箍井),
费工、费力、费料,井又浅,一般深度在7~8米左右,供应生活区生活用水,遇到旱年,水
不够用的情况时常出现。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改变了打井的方式方法,采用掏子掏井,
将井的深度加大到20~24米,保证了井的出水量。70年代末期到现在使用正反循环式钻井机械
钻井,打井工作走向正规化。

起初打井成井工艺较为简单,木套井都采用边掏边沉井套子方法打井,对滤水、透水性方
面没有具体要求。到80年代中期,机械钻井施工对水深、滤料回填及滤水网应用、绑扎,滤料
回填数量,滤水孔的开孔率,用水深度都有一定技术要求。进入90年代对机井施工开孔直径、
管材直径、深度、用水深度、填实规格、滤网层数、绑扎、花管开孔率都作了进一步规定。在
机井施工中,平均每米都有砂样,并填写机井卡片,绘制柱状图。

1986年以来,农场水田面积发展较快,到2000年止,水田面积达17032公顷,全部实行井
灌,井灌区根据地形、地貌不同,灌区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在10几公顷,大到30~40公顷,每8
~10公顷打一眼6寸机井。

井灌区以一个种植户为单位,多数种植户1/2眼井,种植面积大的有机井2~4眼,机
井一般都打在灌区较高点的位置,井边修一个晒水池,用于提高水温,可根据种植面积再修1
~2条小灌渠,打小埂,可达到水田要求。地边修有排水沟,用于稻田放水。

井位布置及灌溉方法。井位布置一般选择该灌区地形较高点的位置。机井与机井间的距离
在200米以上,预防用水高峰期水位下降时造成机井相互干扰与出水不良。水田井灌区实行自
流灌溉方法灌溉。

水田泡田期在5月l~15日,水深20~40毫米,98立方米/亩;插秧:5月16~31日,16
天,水深10~30毫米;返青:6月1~7日,7天,水深20~30毫米,167立方米/亩;分蘖
初期:6月8~14日,7天,水深30~70毫米;分蘖初期:6月15~30日,16天,水深0~20
~30毫米;拔节期:7月1~2日,2天,晒田;孕穗期:7月3~31日,29天,水深0~10
~20毫米,227立方米/亩;抽穗期:8月1~14日,14天,水深14毫米,175立方米/亩;
乳熟期:8月15~20日,6天,水深0~10~20毫米;黄熟期:8月21~31日,11天。

农场井灌区属田间渠系,现状良好。井灌区亩土方量为21.6立方米,包括田间水渠、晒水
池、排水沟、田间道等。亩投资21.6×2.5=54元,水稻亩产467千克×1.80=840元,亩增
效达786. 60元。

通过多年的水田开发,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使部分低产田、低洼地都得到充分利
用、改良,变成高产、稳产的水田,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是农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06亿立方米,2000年开采量已为0.9亿立方米,
达85%。应在今后的开发中进一步规划,合理开采,保护好水资源,利用好地下水。

水田提水灌溉一览表

单位:万亩 眼 万元



提水喷洒灌溉一览表

(大、中型灌机)

单位:万亩 万元 眼 台



提水喷洒灌溉一览表

(小型灌机)

单位:万亩 万元 眼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