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九八”防汛
第十二节 “九八”防汛
1998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松花江流域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8月31日松花江水位
达58. 13米,超警戒水位1.83米。
1998年松花江特大洪水水位之高、量级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罕见的,而抵御洪水
所付的代价,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历史上没有的。整个防汛期间,在22公里的江段堤
防上,全场共投入劳力62900人次,抢险车辆3500台次,施工机械445台次,船只268船次,
投入编织袋97.6万条,草袋3.8万条,彩条布24万平方米,无纺布6.6万平方米,铁线6吨,
木桩1.1万根,完成抢险土、砂石16万立方米,处理管涌、渗漏、塌滑坡41处,防浪护坡11.4
公里。共折合资金83.3万元。由420人组成的7个抗洪抢险突击队在抗洪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九○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战胜了洪魔,以20年标准堤防抵御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其中以田家亮子保卫战为抗洪高潮,书写了农场防汛史上的光辉一页。
这次抗洪抢险中,总局、分局领导亲临指挥,各级专家正确指导。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
局长王玉林多次亲临农场指导抗洪抢险,分局局长张克明不分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坚持
在大堤上靠前指挥。总局老领导刘文举、总经济师吕维峰,分局副局长李海带领两级驻场工作
组,风里来、雨里去,每日上堤亲自查险、坐镇指挥,和农场领导一起研究排险方案,正确决
策,他们与二九○民风雨同舟,共渡难关,为夺取抗洪全胜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与此同时,
省人大副主任赵林茂也两次亲临大堤指导抗洪,水利部副部长朱镫全、松辽委主任李春敏、省
水利厅副厅长刘家仁也曾来农场指导抗洪抢险。农场各级领导干部的严密组织,以身作则,靠
前指挥,确立了以防为主的原则,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制定了总体防汛工作方案和安全脱险方
案、上堵下排方案。将67.3公里的两江堤防划分成11个区段,分别由场领导、科级领导和水利
技术人员负责各自坝段的查险、排险工作。特别是重点防御的松花江四个段和黑堤一个段,五
个分场各包各段,每个坝段配备60名抢险突击队员,昼夜坚守在大堤上,包段领导与守坝人员
同吃、同住、同劳动。农场防汛指挥部每天召开碰头会至深夜,研究布置第二天的抗洪方案,
确保周密细致,万无一失。在防汛紧张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场人民风里来、雨里去、同
心协力、死保大堤,防汛指挥部的主要领导坚持现场指挥,同时实行夜间值班巡堤检查制度,
指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上情下达、沟通信息、反映情况、观测水位、收集资料、汇总上报,为
抗洪全线调度人力、车辆,组织供应防汛物资。机关干部、分场领导、生产队、场直各单位的
领导,哪里任务重、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指挥到哪里,战斗到哪里。人们忘不了田家亮子
保卫战的不眠之夜,忘不了大桦树滑坡抢险的危急时刻,忘不了松堤8公里处压管涌的分分秒
秒,忘不了黑堤4.5公里处的护坡战斗,更忘不了修筑东方乡4公里子堤的紧张情景。广大党
员和群团组织骨干力量的冲锋陷阵,临阵不慌、临危不乱。面对这场特大洪水,农场广大共产
党员、共青团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党员干部、中青年党员,还是两鬓斑白的离退休
老党员,无论是青年团员、妇女骨干,还是民兵突击队员,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
和自我牺牲精神,越是险工弱段,越是艰巨繁重的任务,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冲在
前面。各个坝段的民兵突击队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坝上,上千名共产党员佩带胸章,冲锋
在前,吃苦在前,无论是大桦树、田家亮子,还是四十五队至闸站、闸站北黑堤段,到处闪现
着共产党员的身影,到处飘动着突击队的旗帜,查险情、筑人墙、挡风浪、打木桩、垒沙袋、
压管涌,洪水就是命令,大堤就是战场。许多人带病坚持上坝,许多人连续奋战,通宵达旦,
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吃几口凉饭,汗水雨水江水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壮丽的抗洪赞歌。农
场职工、各行各业群众积极参战无私奉献。“团结、务实、奋进、奉献”的二九○企业精神,
是农场40多年来几代人积淀凝聚出来的,这种精神在抗洪抢险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和全国人民
一道创造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
洪精神。在“九八”特大洪水面前,二九○人民经受住了考验,二九○人舍小家、顾大家,舍
局部、保全局,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得到了真正体现。整个防汛期间,险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22公里的长堤上每天都需要上千人奋战,职工群众,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力、物力不足情况下,
按照上级要求,二九○人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东方堤4公里子堤修筑任务,共投入人力3000
余人次,编织袋13万条,彩条布8000延长米,机械260台次,合计资金万元,圆满地完成了团
结治水任务。在抗洪基本胜利时,农场又按照上级的部署,接收安置了外场44户灾民,为灾民
修整了房屋,购置了各种生活用品,保证了正常生活的需要。农场在遭受了特大洪水的袭击,
自己有着许多困难,但善于奉献的二九○人还是心系全国、垦区其他灾区,按照上级要求捐款
捐物,共捐款57万元,捐物3000套件,充分体现了北大荒精神和二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