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第六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1986~1992年,农场所辖公路归交通科管理,下设公路管理站,公路管理站下辖6个道班。
即5个分场道班和总场道班。在册养护人员103人,主要机械设备刮道机6台。

养护里程265公里,其中:主干线190公里,分支线65公里。两条主干线忠三K0+00公
里处与省道101线相接,江中线K0+000公里处即起点为绥东码头,二条主干线呈十字贯通
农场场部,成为进出农场的两大动脉。1986~1993年的公路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下的体制,
即各分场道班分别管养辖区公路。由于体制的落后,人浮于事,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现象
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公路的养护质量,制约了公路的发展。另一方面,车辆逐年增加,尤其是
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基建任务逐年增加,也导致公路毁坏严重。

1994年公路管理纳入公路客运站管辖。

公路客运站从公路管理体制入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养护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主
干线管理实行“三统一分”,即统一管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备料、分段养护,责任到人。

对分支管理实行“三包一定”,即包路段、包备料、包机械作业,定养护质量标准。

改革方案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路的养护质量逐年提高,路况
一年好于一年。从1994~2000年,全场265公里专用公路全部实现了砂石化,场部地区东西主
干线和南北主干线实现了白色路面。由于改革力度的加大,自1994~2000年,年均好路面率达
62.1%,综合值73。

为了搞好公路的科学管养,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站领导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相继
于1998年对二十一队干线二十四队处进行了一公里大修,投入石方700立方米,投入资金2万
元。

1995年又对四十八队干线四十二队处进行了长度为1.2公里翻浆大修,投入土石方1200立
方米,投入资金1.5万元。

2001年对闸站干线四十四队至四十九队间7公里公路进行翻浆大修,投入土石方1000立方
米,投资金19.4万元。

至2000年末,场公路管理站有养护工70人,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强化
管理,科学养护,路况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1998年对站内的管
理机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联路联质,实行效益工资。建立了奖罚办法。
坚持科学养护,并组织实施文明样板工程。1998年、1999年两年共创建文明样板路30公里,2000
年又创建20公里。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完好,向高等级公路发展,农场克服一切困难,多渠道广
筹资金,保证公路养护资金的到位。现在农场专用公路的等级一年一个台阶,无论是冬春大雪,
还是夏秋大雨,都能保持畅通无阻。在全省专用公路评比中名列前茅。在农垦总局专用公路评
比中名列第一。

1996年春,天降大雪,造成公路雪阻,公路管理站人机齐上阵,进行清雪,保证了公路畅
通。

农场1995~2000年三次在总局专用公路评比验收中进入前三名,四次在省地方道路管理养
护评比中评为公路管养先进场,2000年农场在全省地方道路竞赛中进入了15强,农场公路管理
站被授予全优站。

历年公路投资一览表

(1990~2000年)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