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低压配电线路的建设
第二节 高低压配电线路的建设
1986年以来,农场工业、副业、畜牧业发展较快,一些项目纷纷上马,如大桦树提水站、
粮食处理中心、三十八队畜牧及修建光明街,加上本系统所带绥滨县东方乡十个村(屯)相继
上电,同时,个体加工业也迅速发展。电力需求加大,农场加强了用电线路建设。至2000年底,
10KV线路已达240余公里,低压台区已增加到112个,为振兴农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
些线路,由于在建设初期,尤其在1990年以前,基本按农网模式建成,供电半径大,布局欠合
理,加上受当时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线截面小,且为普通铝绞线,在雷雨大风天气经
常出现断线现象,给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根据这一情况,1992~1995年间农场投资20余万元
改造了部分高低压线路。1996年以后,由于农场体制改革,资金紧张,对高低压线路的改造基
本靠供电局自筹资金。1999年、2000年,供电局自筹资金近6万元,对三、四分场台区进行了
增大导线截面改造,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1998年,国家提出在全国范围进行电网改造,在三年内完成,并逐步实现“两改一同价”。
由于农垦系统体制未理顺,农网改造资金到2000年底始终未到位。(地方第一批已基本改造完
毕)。电网改造未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