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连队亏损与原因分析

连队亏损与原因分析



新成立的十团,本想改变一下江滨的面貌,用出色的成绩给所谓“旧农场的修正主义路
线”以有力的批判。可事与愿违,头一年亏了156万元。第二年千方百计保住没亏损,只有9万
元的盈头。“一年不成看两年,好坏不过三”,谁想越亏越多,第三年又亏了142万,第四年
160万,第五年313万。4年共亏了771万元。原农场六年五盈,亏少盈多,可谓廪充仓足。十团
组建后的前五年把原有的库存家底“清扫”无遗,元气损伤。这使团领导干部大伤脑筋,引起
了团党委的重视。1973年,在十团一届五次党委扩大会议上,对连年亏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
究。下面是所查找原因的摘录。
(一)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是根本原因。……十团组建初期,正是大搞分裂,大
搞反右的时候,我们一度分不清是非,说过错话,办过错事,影响了党内外的团结,挫伤了一
些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虽然落实了政策,
但其影响和后果一时还不能全部挽回。
在“精神代替物质”、“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谬论的影响下,不少人不敢抓生产,不敢
抓技术,不敢抓管理,怕戴“不突出政治”的帽子,一度出现了空头政治的倾向,为革命钻研
业务学习技术的空气淡薄了,许多不应有的技术事故发生了,给革命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在
学习毛主席著作上)大搞形式主义,“天天读”雷打不动,麦收大忙仍要坚持,人坐在屋子里
读,粮食在水里泡着,怎么能提高产量呢?
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想干扰管理,在一个时期内,有些单位生产无计划,管理无制度,
劳动无定额,工作无要求,劳动效率低,成本加高。1972年每斤粮豆成本0.15元,而1968年
才是0.095元。
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把人的思想搞乱了,以致我们不能识别,不能抵制,给党的事业造成
损失。
(二)对毛主席“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理解不深,对兵团的特点、
性质、任务认识不够,没能确实把农业当作主业来抓……没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农业“八字
宪法”落实不够好,养猪不注意积肥,种地不愿上粪,耕作粗放,作业标准不高,经营不周,
人增多了,草荒倒严重了。生产指挥上有先验论,农业生产措施不符合实际。
(三)组建后,基本建设有很大发展,这是必要的。但我们对“先生产后生活,先连队后机
关”的原则坚持得不够好。这几年非生产建设多,超计划,有的连队建连4年了,连一栋象样
的猪舍都没有。有的连队150平方米的修理间建不起来,而300平方米的俱乐部倒建起来了。
……非生产建设拉得战线过长,侵占了农田管理上的用工。
(四)不能严格控制非生产开支。机关超编,非生产人员增加,上级规定10—12%,而我团
是20%还多,近2,000人。连队任意派采购员,长期在外,不经请示滥购物资。对经营不负责任,
花着看,年底算,稀里糊涂吃“大锅饭”……,几年来,社会性、政策性开支和战备费用过
大。
(五)人员增多,效率降低,灾害严重。组建后接受了3,600名知识青年。劳力增多,使用
不合理,工资额突增,生产率和商品率下降。1972年,平均每个职工负担耕地由1968年的40.5
亩降到34.7亩(实际是49.3亩降到43.6亩,上数有误),生产粮豆由7,851公斤降到4,726公斤,
创造价值由1,592元降到959元。4年灾害,特别是1969年低温早霜,1972年秋涝早雪,都是历
史少见的。
以上的原因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重要的原因分析不够透彻,如
经营管理不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生产上的命令主义,瞎指挥;以及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
化,对“以粮为纲”的片面理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