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在调整中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
“穷江滨,富军川,不穷不富是名山”,这是60年代人们对萝北分局所属农场经济状况的
评价,以3个典型农场代表3种情况。直到80年代,江滨依然贫穷。土质本身不好,多年耕种肥
力明显减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如何改变贫穷面貌,江滨两万人民一直在思考。改革进程
回答了这个问题,调整农场的产业结构是治穷致富的一项可靠措施。1985年农场从自已的自然
优势、生产优势出发,合理地调整了各业的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基础上,重
点发展了养殖业,主要是养鸡养猪养鱼,出现了全民、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好势头,1985年全
场养鱼水面1,800亩;养鸡专业户有183个,共养鸡50,599只,产蛋约5,000公斤;养猪户共有
1,979个,其中专业户17个,共养猪3,514头。以畜牧公司为中心的技术指导、防疫灭病、良种
供应、饲料加工和产品经销综合服务网正逐步形成。本年养殖业总产值达到了118.5万元(含个
体养殖产值)。其次是工业,在巩固提高原有项目产量、质量的同时,扩大了啤酒、红砖、大豆
蛋白的生产规模,更新改造了制鞋、榨油工艺,新开辟了复合饲料加工、挂面加工、麦稻收获
机械制造等项目。工业总产值田1984年的476万元上升到566万元,同时家庭农场以农业为主兼
营它业的已有2,342户,其中兼营养殖的2,211户,经商44户,维修21户,各种加工35户。单一
经营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种植业结构也正在改变,在稳定麦豆产量的情况下,扩大了大麦、
水稻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麦面积近3年显著扩大,由过去的两三千亩,扩大到上万亩。水
稻面积也比3年前扩大了10倍,由三四百亩增到三四千亩。黑加伦是新上的经济林,1985年已
有1,505亩。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向符合江滨农场特点的方向发展。下面是二十一队产业结构调
整的情况,这个队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