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28年-1960年

第三编 大事记

1928年-1960年



1928年

秋 黑龙江涨大水,水面平旱河上岸,郭家窑至肇兴一片汪洋,持续月余。水中漂浮木
料、家俱及禽畜,人心勿安,不顾打捞。这一年是民国17年,故人称“民国17年大水”。


1936年

春 70名抗联战士在小西林北3公里处的黑龙江边与日伪遭遇,被敌两个团包围,寡不
敌众,全部遇难。


1937年

6月 某日,抗联一支部队在伍省带领下,于小西林南公路上伏击绥滨县警察部队,击
毙日参事官舟奇。


1938年

春 日伪实行并屯,这个地区散居的20多个点并成3个屯。西边的并入郭家窑,改称郭
家屯,56户,屯长郭政舜。北边的并入徐家窑,改称徐家屯,28户,屯长徐日林。东边的并入
小西林子,改称向阳屯,45户,屯长王忠焕。
春 日伪征集民夫修筑绥萝公路,秋后修通。此路东起绥滨县城绥滨镇,西至萝北县城
肇兴镇,全长约80公里,在江滨地段20公里,是贯穿江滨境区最早的一条公路。
5月 3名日军宪兵和伪警及眷属约300人,从外地经肇兴镇移防绥滨,在高士轩泡坎上,
被抗联一师、五师伏击,3名日兵击毙,日伪死伤60余人,抗联战士伤亡10余人,师长马德
山阵亡。
5月上旬,抗联六军五师政治部主任高玉斌带40余人化装日伪军,智取郭家屯警察所,杀
日警长西泽,烧毁太平桥。


1947年

冬 实行土地改革,第二年春结束。郭家、徐家、向阳3个屯近百户贫下中农分得土地
财产,占总户数的70%。


1953年

初 成立民主村政府。南岗、太平两屯属萝北县一区二村,村公所设在太平屯,村长王
廷祥。7月,改为前进村。向阳屯属绥滨县十四区,自成村,村长吴长英。


1954年

6月 从4月至6月,50余天不下雨,烈日炎灸。连续两年干旱,南岗屯失火,烧掉半个
屯子。


1956年

4月16日 山东省单县十一区支边青年306名,由该县十里铺乡乡长梁长修带队,到二十
六庄建点垦荒。
4月17日 山东省临邑县城关太平寺区、林子区支边青年306名,由该县联合供销社主任
马刚、县农村工作部会计乔日寿带队到二十五庄建点垦荒。
4月19日 山东省掖县城关、朱桥、西由、平里店、过西、大原、朱由、石诸兰支边青
年308名,由该县组织部干部孙元康、县农业局助理员徐振邦带队,到二十四庄建点垦荒。
4月21日 山东省文登县马山区、葛家区、虎山区支边青年307名,由该县杨柳区团委书
记刘凡经带队,到二十一庄建点垦荒。
4月28日 山东省梁山县八区青年97名,由该县六区胜利农业社社长张庆模、六区助理
员于忠常带队,到十八庄建点垦荒。
4月28日 山东省梁山县三区青年93名,由该县武装部助理员乔德贵带队,到二十八庄
建点垦荒。
4月28日 山东省梁山县四区、十区青年83名,由该县小陆口区宣传委员岳秀潮、原荷
泽地区粮食科副主任王新坤带队,到二十九庄建点垦荒。
4月28日 山东省梁山县十三区、十四区青年108名,由该县十三区党委副书记黄玉玺带
队,到三十一庄建点垦荒。
5月1日 山东省单县一区154名支边青年,由该县一区财务科助理员张敦党带队,到三
十庄建点垦荒。在这之前,另有该区104名支边青年,由红庙乡武装部干事张明奎带领来到三
十庄。
5月1日 山东省梁山县九区306名支边青年,由该县九区武装部助理尹逊海带队,到二
十二庄建点垦荒。
5月上旬 二十四庄的掖县支边青年130名,由赵洪旭、鲍召甫、庄东江、杨忠洲带领,
另辟新点,建二十七庄。
5月9日 山东省城武县二区、三区204名支边青年,由该县白浮区苗楼乡乡长王存一带
队,到二十三庄建点垦荒。
6月初 建开封乡、新升乡、开源乡。
6月7日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胡耀邦,由萝北县党委书记罗武陪同,到二十一庄看望
垦荒队员。


1958年

1月 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个乡为一个社。
4月11日 组成以温忠奎为书记、马刚为副书记的中共开封乡第一届委员会。同时,组
成以高世显为书记、孙树凯为副书记的中共新升乡第一届委员会。
7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予一师、予七师的120名转业官兵来到江滨,垦荒生产。
秋 黑龙江洪汛,旱河水面海拔62.2米。
9月 黑龙江省机耕局第一拖拉机站——萝北拖拉机站的98名驾驶员和学员分配到十一、
十二两个作业区,成为江滨第一代机务工人。
9月5日 第一个江滨农场成立,场部在肇兴,下设4个分场,场长徐官,场党委书记王
国述在二十一庄召开千人庆祝大会。
9月5日 南岗、太平从肇兴乡划归开封乡,向阳从绥滨县福兴乡划归萝北县新升乡。
9月末 政社合一,原萝北县4个农场合并为1个农场,即人民公社,叫萝北农场。分13
个作业区,开封乡为十一作业区,新升乡为十二作业区
本年 一大部分垦荒队员家眷亲属迁移到江滨。


1959年

1月6日 夜间10时,十一作业区在鹤岗南大陆修路队住所,因油灯被火炉烤炸,工棚失
火,棚内百余人,其中18人被烧死。副支书郭梦兰为指挥大家脱险,出而复入,牺牲火中。
3月1日 十一作业区改为十一分场,场部设在二十一庄;十二作业区改为十二分场,场
部设在二十九庄。
3月 农工实行八级工资制。
3月下旬十二分场基建队建立。
4月上旬十一分场在场部北2公里旱河岸上建立畜牧队。
4—5月 大面积用机械播种小麦、大豆。
6月上旬十二分场粮油加工厂建立。
7月 开始使用自走收割机收获小麦,秋,机收大豆。
8月中旬十一分场在场部成立中心小学。十二分场在三十庄前建校舍,成立中心小学。
10月 十二分场场部由二十九庄迁到三十庄前。
10月 十一分场粮油加工厂建立。厂里自己设计安装了立式石磨,日加工小麦10吨,受
到合江农垦局的重视。
10月中旬十二分场在场部西高岗下建立副业队,队长张孟中,党支部书记刘忠诰。


1960年

3月上旬十二分场在三间房建立打渔队。
3月中旬十二分场在场部北3公里旱河岸上建立畜牧队。
4月 首批6台国产“东方红——54”拖拉机进场。
4月 两个分场各成立工会。
10月下旬十一、十二分场修理厂建立。
本年 雨多水涝,气温偏低,粮豆欠收,粮食平均亩产37.5公斤,大豆只有15公斤。
本年 口粮供应实行低标准,平均每人每天8两,采取“瓜菜代”(瓜类、蔬菜、代食
品)的办法,以补助口粮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