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985年
1981年-1985年
1981年
1月 全场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
3月上旬场蔬菜队建立,队长阎云山,党支部书记李延成,人员42名。
5月21日场第二修理所撤销。
7月13日 物资库青年商店营业,这是全场第一个待业青年集体经营的单位。
9月11日 3小时降雨100.7毫米,是有史以来降水强度最高、过程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夏 雨涝,小麦收割困难,一直收到1982年春节前。
9月30日财务大检查,到1982年6月,查出违犯财经制度观象210起,金额16.5万元。
10月 职工第六次调整工资(文教卫生)。
1982年
2月 黄林忠任江滨农场场长。
2月23日 场召开二届一次职工代表会,25日结束。
2月27日 场6号文件规定医疗经费由原医院管理使用,改为全场所有经营核算单位单独
管理使用。
3月8日 场召开广播大会,号召开展“五讲四美”活动,重点解决“脏、乱、差”现象。
会后,这一活动掀起高潮。
3月31日 场下发关于发展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具体规定,共22条。
4月1日 建立绣花厂,60多名待业青年入厂进行集体生产,后逐渐减少。1983年只有约
20人,自消。
5月 下旬到7月中旬,干旱,一个半月降水只有17.3毫米,气温最高达38.4℃。
6月下旬 十队、十一队、十五队和二十三队分别使用国产环形和南斯拉夫制滚移式喷
灌机喷灌小麦,每台控灌3,000亩。
7月1日 零点开始人口普查,普查办公室14人,主任刘家怀。这次普查到1983年1月结
束,为时半年。
7月 发生草地螟,灾情比较严重,因及时采取措施,灾情被控制住。
9月 1980年春开工的职业高中3层教学楼竣工,建筑面积3,239平方米,投资82万元。
本年 全场大部分核算单位实行浮动工资加奖励的办法。
本年 为场部地区居民供煤做炊事燃料,每户2吨,每吨收费20元。从此,场部地区结
束了烧庄稼秸稞做饭的历史。
1983年
1月 在四队坎下旱河北沿建养渔场,由刘焕新、阎云山带领9人负责筹建,1984年4月
正式建池,人员增至21名,当年建池180亩,投产30亩,鱼50万尾。
2月15日 下午1时场俱乐部(现名文化宫)楼房失火,3时扑灭,房梁烧塌,座椅、大小
放映机9台以及工会的大部分文件资料被烧毁。
3月初 在蔬菜队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大队,140人,王海生任队长,主要任务是养路和排
水。1985年2月改为养路队,76人,队长刘相臣。党支部书记鲍雅贤。
5月28日 副业队渔工王志树、黄学斌,在黑龙江用混钩捕获一条大鳇鱼,经省水产资
源研究所测定,这条鳇鱼为雌性,体长3.88米,高80厘米,重560公斤,是历史上罕见的。新
华社用英文向国外播发。
7月1日 召开共青团江滨农场第四次团代会。
7月1日 江滨啤酒厂建立。厂址设在场区东南部。
8月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24日进行第一战役,到1984年3月结束,共打了3仗。
9月 啤酒厂安装“KzL—2—13—A”型锅炉,这是江滨农场第一台自动锅炉。11月,粮
油加工厂又安装一台“6HG—/13—1“往复式自动锅炉,次年5月完成。这标志着锅炉取暖向自
动化、标准化方面发展。
秋 二十一队办起了大麦芽车间,开始生产。
9月14日 场第三次党代会召开。
10月11日砖瓦厂拆除破旧菜窖过梁,致高4米、长30米的整面北墙平倒,在窖中的3名职工
全被压死。
12月 场进行企业整顿,管局派了以管局老干部办公室主任刘彩文为组长的5人小组帮
助工作。这次整顿到1984年5月结束。
1984年
2月 二十一队试办4个联户家庭农场,年终取得成效,每个人纯收入合1,400元。
本年 初始,大部分农牧生产队实行产量工资和定额上交、盈亏包干两种计酬分配办法。
3月16日 场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18日结束。
4月 场机关进行改革,机关原25个科室(包括工会、共青团委、人武部、公安、法庭)
减到21个,设立了8个公司。
5月3日 四队长期临时工周广玉(26岁),因家庭矛盾,于半夜入父母家,用菜刀、压水
井铁把将熟睡中的继父、亲母、异父同母弟杀死,并将其亲妹及异父同母妹杀伤。事后3天,
发现周在七队羊圈内自缢身死。
6月15日 场成立妇女儿童保健小组,刘智敏任组长。
6月26日 晚6时30分许,副业队职工宋协模、张玉虎、李国增冒雨划船越黑龙江主航道
到苏联一侧捕鱼,被苏巡逻艇截去,次日下午3时送交我方,教育后放回。
7月 下旬至8月上旬,七、八队等单位水稻发生稻瘟病,致减产,平均亩产只有98公斤。
7月30日佟本兴代理场长职务。
7月31日场工会首次举办盆花展览。
8月14日—25日,黑龙江涨水,本场地段水位最高达62.72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52米,
全场出动5,000人次,动用各种车辆及推土机1,000多台次,取土5万方,耗资37万元,抗洪抢
险,加固加高了大坝,护住了闸门,洪水未能出槽。
8月 麦类作物丰收,大麦亩产176公斤,小麦152.5公斤;小麦单产超过了历史最高
147.4公斤的1967年。
8月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第二战役开始,到1985年9月已打了5仗。
10月26日场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佟本兴为江滨农场场长。
10月27日场长佟本兴在江滨农场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名苏宗元为副场长,高广歧、
杨云昌为宝泉岭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江滨分公司副经理,孙宝林为总农艺师,高玉宝为总农
机工程师。
11月16日中共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委员会根据江滨农场三届二次会议选举结果,同意佟本兴
任江滨农场场长,以及苏宗元等任职。
11月19日鞋帽厂成立,76人,郑茂敏任厂长。
11月 场机关机构改变,将原有的21个科室改为18个,经济实体(公司)由原8个增加到
11个。
11月 场部地区工副业等单位落实承包责任制,定员定编,分离了322名编余职工,包
种1垧地或自谋职业。另外停薪留职61名。
11月 工程二队改名为二十五队。
12月5日 场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12月6日 场党委书记张运生改任场调查研究员。李宝生任场党委书记。
12月 15个工商企业单位继续实行放开经营。
12月 农场开始把房屋、机械转卖给职工个人,到1985年2月转卖完毕。
12月 兴办家庭农场,到1985年2月5日全场办起了2,503个家庭农(牧、林、渔)场。
本年 自然灾害,农业欠收,农业生产队职工家庭农场将近1/3亏损挂帐。
1985年
1月 啤酒厂开始扩建,5月完工,前后总投资159.4万元。
2月6日 场召开1984年度勤劳致富表彰大会。受表彰的先进集体31个,先进户39个,先
进个人19名。
春 二十一队家庭农场场长张少甫采用工厂化塑料大棚水稻育秧3亩,七队、八队225亩
水稻插秧,亩产量比1984年提高188.95公斤。
本年 年初始,场规定职工医疗半费,其余半费发给本人。
6月10日 山东省垦荒队员慰问团副团长、共青团山东省团委书记林延生,及省政府综
合办公室副主任于锋由向阳农场顺便来场,看望山东垦荒队员,同6个县垦荒队员代表进行了
座谈。
7月 场工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部署,开展“整顿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年底初步结束。
7月9日 场制定下发“家庭农场民主管理条例”(试行稿),共5章16条。
8月 从1日到26日,下了11场阵雨,3场小雨,3场中雨,1场大雨,共降水170毫米。其
中14日晚到翌日3时的一场大雨,降水43.8毫米。
8月14日 刮起五六级东风,第二天又起七八级西南风,瞬时达九级,小麦遭受严重损
失。
8月 十九队吴彩欣种的60亩克丰4号小麦,平均亩产261.5公斤,十一队王本荣家庭农
场的135亩小麦,平均亩产252公斤。超过历史单产。
本年 小麦长势良好,测单产230公斤,收获时节,受风雨灾害,平均每亩只收了98公
斤。
9月 场办电视大学中专班,收生44名。
9月10日上午,在场文化宫召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参加会议的有600人。
秋 松花江洪水,倒灌向阳干渠,出槽,沿渠4个生产队6,000亩大豆被淹。
10月 畜牧公司复合饲料加工厂当年筹建,当年投产,厂房占地530平方米,投资35万
元,其中设备20万元。
10月 场文化宫修复,投资42万元,修复工程是从1984年3月开始的。
10月 粮油加工厂4座园粮仓建成,每座高14米,直径19米,可容800吨。此工程始于
1983年10月。
本年 七队职工张淑珍插秧的15亩水稻丰产,每亩513.3公斤,是全场种稻以来单产最
高的。
11月28日场党委、机关整党正式进行,全场整党工作将在1986年结束。
12月 场建起电视转播台,插转机50瓦。
12月 “普及法律常识”教育高潮,受教育16,450人,占应教育人数的99.6%。